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当今道教高人于自然之中寻得真谛
白玉蟾,南宋时人,原名葛长庚,以继子身份被称为白氏继子。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他生于福建闽清或海南琼州,一说祖籍福建闽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幼年便聪明过人,对九经了如指掌,还擅长诗词书画,并曾在童子科中取得优异成绩。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致力于玄学研究,在遍访各路名师后,最终得到了惠州泥丸真人的教导。在罗浮山,他进一步学习金丹火候之法,并最终在武夷山得道,被尊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作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一,白玉蟾不仅对内丹派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还创建了内丹派的正式社团——南宗。飞升后,他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而他的一生也因其独特的修炼方法和思想而闻名遐迩。
他的修行哲学融合了佛家与理学思想,以及《易》学禅学的“知止”说。他认为精气神是修炼的核心,并主张性命双修,将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结合起来。在雷法方面,他也具有深厚造诣,以内炼成丹外用成法著称。
白玉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道士,也是一位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留下了一系列著作,如《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以及其他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和文论。此外,他还有草书墨迹作品,如《四言诗帖》,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高超技艺。
总结来说,白玉蟾是一个全才兼备的人物,其智慧和卓越的地位使他成为当今道教界的一颗璀璨星辰,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