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尹喜真人圣诞广布道德澹然无为以清虚自守之心融入社会纷扰中传播道教文化的真谛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他自幼便对古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精通历法和天文学。他的胸怀宽广,不拘小节,善于观察事物,无所不知。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他预见到国家将面临危机,便辞去了大夫的职位,以函谷关令的身份隐居下来,从而得名“关尹子”。道教尊称他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主”。
在道教中,他的地位极其崇高,被常配祀于老子的侧边。在《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中记载了关令尹喜和老子的故事:老子西游时,在函谷关遇到了紫气,这是因为有圣人的存在。当时的老子意识到了这一点,便留下书信给那里的关令,并希望能有一次会面的机会。后来,老子果然又来到了这里,与关令会合,并授予他《道德经》的五千言。这本经典后来被称为《关尹子》,并成为了道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在社会中,尹喜真人的修行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种:澹然无为,以清虚自守的心境融入纷扰的人生之中。他不求闻达,只想静心修道,因此被尊称为“澹然无为”的圣者。
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当时函谷关令尹喜曾预知有圣人将要经过,他便迎接老子到自己住的地方进行斋戒与问道,最终获得了《道德经》的五千言。此后,他继续隐居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不再涉足世俗事务,而是专注于修行至 道。
在武当山,有一座名叫“狮子峰”的地方,上面有一块岩壁上的洞穴,这就是传说中的“尹喜岩”,据说这是他栖身之地。在这个地方,还流传着与他的神话故事,如与青羊肆相遇等。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载:“古有铜床玉案,现在没有。”元·罗霆震呤《尹仙岩》诗赞美:“此山乃吾祖宅兮,其灵光照九州。”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如尹喜真人的评价和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他的精神追求——内心平静、不争权利、专注修养——却是一直保持不变,是我们今天也可以从中学到的宝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