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尹喜真人圣诞广布道家道法自然澹然无为清虚自守于社会大潮中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自幼研习古籍,精通历法和天文学,善于天文秘纬。观察万物,无所不明。大度恢宏,不修俗礼,乐助世人,不求闻名于世。
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见国家将乱,便辞去大夫职位,请任函谷关令,以隐居下僚之姿,在微薄职务中静心修道,因而得名“关尹子”。道教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主”。
尹喜在道教中地位崇高,与老子并列。《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了他与老子的故事:老子西游时,看到了紫气浮动的函谷关,有预知有圣人的到来,因此选定了此地作为他的传承基地。此后,他被赋予了《道德经》的传承任务,并撰写了《关尹子》九篇。
一、仰望东方紫气西行,为焚香斋戒寻找道理,最终得到了五千言的道德智慧。
二、与蜀地隐士武当悟道,心印《道德经》,以清虚自守。
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函谷关令尹喜,是周康王的大夫,也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之一。他曾任函谷关令,当时看到了紫气西来,即预示着有圣人的到来。不久果然出现了一位神仙——老子。当时的老子正驾着青牛薄板车经过函谷关,被迎入官舍北面侍奉。这段时间里,他得到了老子的授命和书卷,并请 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 老 子就为他著下了五千言的《 道德经》,随后便离开,不知去向。在这之后, 尹 喜 拒绝政治仕途,全力以赴修炼至高境界,只是在三年的时间内,就达成了这一目标。他又撰写了九篇文章,这些文章成为后来的重要文献,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包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心态和行为等深刻教诲。
其它关于 尹 喜 的记录也充满传奇色彩,如他在武当山的一些活动,都留下了一系列神话般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对自然规律洞察透彻,对世界运作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格特质。而这些特质,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让人们通过他的例证,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