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初一水府萧公圣诞之际肉身桶藏于庙左庑竟然历经400余年犹如新品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这难道不是适
萧天任祖师,河南开封人,四月初一诞辰。祖父萧伯轩因寻道遇谢真人而爱上赣江山水,最终迁居大洋洲(今江西新干)。在道教中,他被尊称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真人、九天涵泻大司马等,居住于水府天泗宫。
他的造像通常坐在中央,目光锐利,有六位威猛的侍从守卫。他出生于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家庭,与他同时期的人都能预知事物。据《重刊大洋洲萧公庙志》记载,他自幼便显示出异能,被称为英佑侯。
他的高祖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而父亲则以其德行和神异之事被敕封为永宁神化济显德舍人。萧天任祖师生下来就有特殊的智慧,对经史百家了如指掌,不受世俗束缚。他每次预知吉凶,都会及时救助那些在江湖中的危险情况。
永乐三年腊月十四,他坐着端坐静心后,就餐绝食,并最终用白石吃饭而化去。在遗愿中,他要求将自己的遗体放入木桶里,用香油炒江沙顺其形状,将遗体装入桶内至心窝处周围28圈象征星宿环绕竹篓五圈象征五行,这样400余年来一直保持原样存放在庙左庑。
他还被记录在明代郑和船队第五次归航遇险得救的情形下,以水神形象显灵助人的故事。此外,在万历年间,当疫疹流行时,他通过祈求方药治愈许多病患。在明朝景泰四年,因其西洋济险、水面持危等功绩,被加封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
现在,每当人们祭祀三世仁侯——萧伯轩、萧祥叔和萧天任,他们深信这些先人的恩惠和保护,让他们继续成为渔民船夫以及沿岸百姓们的崇拜对象。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敬仰,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