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九字真言被压得更厉害原道德经篡改版出土数字符面翻转意境深远变异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1973年,中国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经》出土了。这个发现发生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当时挖掘出了三座马王堆西汉古墓。在这些文物中,有几篇薄薄的帛书,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学《道德经》的2000多年前的版本,一时间震惊世界!
然而经过学者们细致对比研究发现,帛书中的很多内容,与流传至今的版本颇有差异。这些差异虽然仅仅在于寥寥几字,但无疑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其中蕴含着意义上的深远差别。
首先,在书名上就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帛书上所写,是“德”在前,“道”在后,所以应为《德道经》,而现在的版本却是“道”在前,“德”在后,这种微小的一字之差,却造成了天壤之别。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内容,比如说《道德经》的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以恒也。
二者看上去只是一个字不一致,但意义完全变了。有无之间生育与有,无之间生成,不同理解带来了不同的哲理。第一个理解,如同阴阳互生,即你我互为根本自循环,而另一种理解则是从无中产生到有的根源,从而更符合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等思想。
还有另一处: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这两句词语只有一偏旁不同,但意思却迥然不同。一种表达人才是在晚年的才能发挥出来,也就是成才年龄很大,而另一种则表达的是人才自然而然地获得成功,不是刻意追求或人为造就。这一点贯穿于整个《道德经》的全文,使得我们常说的反倒成了“大器晚成了”。
有人认为,这些可能是由于翻抄过程中的错误导致。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变化,如把执今改为了执古,上善如水变成了上善若水,即便第四十五章也与传世本中的第一章交换位置,这又如何解释呢?
当时,《道德经》的思想实在太先进,它并不适合当时统治者的统一集权政策。原本《 德 道 经 》 的翻译如下:
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 德 ;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 德 。
如果百姓都信这一句话,那么统治者设立推行的礼法纲纪就会失去约束力,因为大家都以自己的品行为标准,那么统治者的统治将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当时的统治者想要禁掉 《 道 德 经 》 ,但是因为其影响力太广泛,只好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加晦涩艰深,使人们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
然而,《 道 德 经 》 难懂归难懂,其奥妙仍能承受时间检验,因此小编希望大家能多读一读这部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