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应常静道德经被轻微篡改后的奇异变奏数字之变意境大转
1973年,一项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发生了: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这些文物中,包括了一些薄薄的帛书,这些是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的版本。学者们对比研究后发现,帛书中的内容与流传至今的版本有着明显差异。虽然这些差异主要只在寥寥数字上,但它们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意境。
首先,在书名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帛书上,它写作“德”在前,“道”在后,所以称为《德道经》,而现在流传下来的版本则是“道”在前,“德”在后,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大相径庭。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内容,比如说第二章。传世本上的文字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帛书上的文字则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上之相盈;音,声之交响;先,后之恒也。”尽管两者只有一字不同,但意义完全变了,有无之间的关系,以及难易、长短、高下的比较,都从原有的平衡状态转变成了一个层次结构。
还有另一处:“大器晚成”,但是在帛书中,却改为了“大器免成”。这两个词语只差一偏旁,最终意思却截然不同。一种解释认为人才是在晚年才发挥作用,而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人才自然而然地成熟,不需要刻意去造就。这一点贯穿于整个《道德经》的全文,而我们常常说的却恰恰与此背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强调的是大器晚成。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因为抄写错误造成的。但除了这些,还有一系列其他的问题,如将“执今之道”误改为“执古之道”,将“上善如水”的正确表达修改为“上善若水”,甚至把第四十五章替换成了第一章。这一切都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会这样进行修改?
当时,《 道德经》确实是一部思想非常先进且深远的地理文献,它并不适合当时统治者的统一集权政策。如果普通百姓都接受这一思想,那么统治者的规矩和法度就会失去了约束力,因此对于他们来说,《 道德经》是一个潜在威胁。但由于老子的影响力太广泛,他们只能通过修改来试图降低它的影响力,从原本的话题转移到了更容易理解但同样引人入胜的话题,比如第一章所述:“道可贵,可贵非常贵”。
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应该多读一读这部珍贵的地理文献,以便更好地了解它蕴含的智慧,并从中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