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李含光道家思想的化身

李含光道家思想的化身

李含光:道教上清派的重振者

唐代道教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历经数百年,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光耀于世。

李含光出生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其二十一代祖李弘曾任江夏太守,为避王莽之乱徙居晋陵(广陵),因此成为广陵人。本姓弘,因避讳唐高宗太子李弘而改姓为李。家世尊儒,其父李孝威号贞隐生生,以精通黄老之术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

十八岁时,有志于道教,从师于江都李先生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度为道士住东都洛阳龙兴观后移居嵩山修道达二十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从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阳台观。司马承祯一见即说:“您真是一位玉清境之客呵!”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司马承祯在阳台观去世。不久,被玄宗召到洛阳询问修道事宜谈话间感叹:“我见到含光,就知道司马真人仍然在世间。”

玄宗还询及金鼎之事,其中涉及至私情不纯净的事物,而对此持有训诫态度;如果追求长生,只能像风一样轻盈流动,不留痕迹。这番话深受玄宗所赏识,因此下诏让他住持阳台观继承前人的传统。在那里,他勤奋地修行并兼顾其他事务。

然而,他感到茅山上的经典和秘密已经失传,大部分已不复存在。他回到故乡后,将心血投入恢复这些宝贵文物的工作,并最终成功重振了上清派的影响力,在江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天宝四年的十二月份,他奉命返回京城,但随后再次请求回到茅山继续他的工作,最终获得了皇帝的准许。此后的岁月里,他继续以其智慧和严谨性来维护和发展这门古老而神秘的知识体系。

标签:

猜你喜欢

目前道家国内最厉害的人物 道家代表人物及...
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 《道德经》是哪位思想家的杰作? 《道德经》,又称《老子》或《道经》,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的代表性著作。这部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
道教最高人物 心灵调律师开启...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些经历可能会使得我们的心理状态变得复杂,甚至是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调整自己...
道教人物形象介绍 应无所住而生其...
追逐内心自由的艺术:如何在动荡世间找到真正的平静 在这个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忘记了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自我。"应...
道家学说简介50字 强者的柔软与柔...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它既温柔又坚定,既能化解最深的仇恨,也能激发最深的勇气。这就是感情里的“无欲则刚”。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其背后的哲学和实践是极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