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革新先锋寇谦之传承与创新的智慧篇
道教革新先锋——寇谦之:传承与创新的智慧篇
一、巧遇异人成兴公
寇谦之,字辅真,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人,是官宦家庭的子弟。他自幼便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家中仅有的道器、道书以及搜求学得的道术中寻得了无限乐趣。然而,他在家中多年的修炼并未见效,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难题。
这天,他到姨母家串门,见到了一个叫成公兴的帮工,这个人形貌奇特,身体魁伟,如同用不完的劲儿。在征得姨母同意后,他将成公兴带回家里帮助干活。成公兴不仅勤劳,而且深得寇家的满意。
有一次,当寇谦之用《周脾算经》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运行规程时,却总是计算不对,这让他非常烦恼。在这种情况下,成公兴主动向他提出自己的方法,并且成功地帮助他解决了问题。这使得寇谦之认识到成公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最终决定收他为师。
二、嵩山修道三十年
托神降授天师位
寇谦之受到了成公兴的点化,并悟出了许多关于修炼和实践中的奥秘。他决心要从这些本身动真格了,因此制作了一首自己托天神降授的畅想曲。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在嵩山少室石室内,太上老君降临告诉寇谦之说:“你立身直理,有望处师位。”于是,老君赐给了《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即《老君音诵戒经》),并让其宣扬此经,以整顿天师道。自此之后,寇谦之一路高升,不断推广和改革天师道,使其以新的面貌在世间传播。
三、宰相引荐跳身国师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尧元年(424年),寇谦之怀着异常高昂的心情离开嵩山前往都城献上他的杰作——道书。但谁知皇帝让他暂住于张曜家,不久后,他通过左光禄大夫崔浩找到了进入宫廷的大门。崔浩是一位著名的大儒,为朝廷近臣,被太武帝看重,因为主张利用汉人及实行汉制治国,而被迫去官居家,但仍然掌握国家大事。
崔浩极力推荐 寇谜 之,上书赞美太武帝圣德清明,再捧 寛 谙 之如神如仙,为上天吉兆;圣上应天承命,不受世俗干扰而顺天应命。而果然奏效,在宫中得到接待,并迅速提升为“国师”,成为帝国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