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二你才会无所不有吗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坚子杀鸦而烹之。门人呼庄子为夫子也。
竖子,请曰:其一能呜,其一不能呜,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呜者。
明日,问於庄子曰:昨日此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疡,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 曰:“周将处夫子的问题。”
物与道德之间#1,如同曲辕之树,又类商丘之木,不村无用,所以终得天年。这就像人们对于“有为”和“无为”的理解一样,有时我们追求的是外在的成就,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实现自我,而是被外界的看法所束缚#2。
如果我们能够超脱这种束缚,用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玄道至德而浮游于世”的境界。在这个状态下,我们既不会被物质欲望所困扰,也不会因为名誉和地位的变化而感到不安,因为我们的内心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和宁静#3。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对名利的执着,而忽视了内心世界的发展,这就像是过分关注形象,却忽略了本质,就像那些想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成功的人们,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捷径,但这些捷径并不一定能带来长远的好结果,只能让他们暂时感到满足或者骄傲#4。但事实上,没有什么可以比起真正理解自己、提升自我更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正如市南宜僚对鲁侯说的一样,“君有忧色”,他的忧虑来自于他对先王和先君的事业以及尊敬鬼神、贤人的态度,他认为这是正确的事情。但是,他忘记了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他担心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他的忧虑不断加深#5。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即使面临挑战也不害怕,并且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事情,那么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从容前行。这正如丰狐文豹那样的动物,它虽然生存环境艰苦,但它依然能够生存下来,这说明即便是在逆境中,也有一定的智慧去适应环境,并因此取得胜利#6。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这样做,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目的或目标而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圣贤提倡“知足常乐”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你完全接受当前的情况并且放下所有欲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脚边等着你去享受#7
这就是为什么尧帝并不需要拥有大量的人力或资源来治理国家,他只需要确保民众安居乐业,不要让他们过分劳累或压迫。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他内心深处对公正与善良的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规律及其运行方式的一种敬畏与理解,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大智慧。在这样的基础上,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不会感到恐惧,因为他知道宇宙间有一股力量在引导着一切,让万物按照它们应该走向的地方前进 #8
因此,当北宫奢看到锺坛完成后,他只是淡淡地说:“一之问,无敢设。”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表达,对于那些只想通过权谋手段获取功绩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其中含义。而对于那些追求真理、愿意付出时间去学习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他们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