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求皆所愿世界各大宗教相通的宇宙观
愿所求皆所愿:宇宙间的相通世界观
众所周知,当代世界上以恐怖主义为极端表现的一些族际和国际冲突,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同各种宗教之间的分歧或冲突有关。与此同时,为减少分歧冲突、消除悲剧根源而进行的宗教之间的对话,却是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话缺少深层的哲学基础。换言之,许许多多的宗教人士和宗教学者并未致力于思考和发掘各大宗教之间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相通之处,从而发现对话的深层基础。本文是在哲学基本问题之一即世界观方面思考和发掘这种相通之处的初步努力。
世界是一个过程,这不但是具有科学世界观的现代人的认识,也是各大古代文明及各大传统宗教共同认识。这个概念,在现代物理学中已经得到了清晰且精确无误的地理位置,而在古代文明中则被直觉性地理解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
中文中的“天”一词来自佛教,“世”指迁流,“界”指方位,因此佛教所说的“世界”,就包含了时空结合的一个概念。这与中国古代文化及其他传统宗教中关于宇宙含义完全一致。“宇宙”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等同于我们在此讨论中的“世界”,其字义正是“四方上下曰宇”,兼有时空意义。而《淮南子》提出的主要是道家思想,这又从战国时代《尸子》的下述思想而来的:“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日宙。”这也符合庄子的精神,因为这个“长”字就表示事物发展过程。
墨家(它在诸子百家中是极富宗教性的)也提出了空间不能脱离时间的事实:“宇或徙,说在长宇久。”这说明事物在地域上的延伸伴随着时间上的延续。在解释宇宙时除了把空间时间并举之外,甚至把时间与开天辟地联系起来:“阖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这样的说法似有一点现代物理学中的有限无边模型(注:爱因斯坦为解决三维欧氏几何无限性和牛顿理论在宇宙范围上的适用性二者的矛盾,在1917年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名为静态有限无边模型)的影子;但总体而言,地球是一个过程,这一点在二者都是一致。
另外,印度神秘主义认为生命是一种旅程,它通过不同的生命周期经历变化,每个生命阶段都是不可重复的一次经历。当生命结束,它会转移到另一个生命周期开始新的旅程。这种看待生活本质的一个视角也是基于一种更广泛的人类经验,即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不断进化的一部分。在西方文化中,对于这一点也有类似的理解,比如基督徒相信灵魂将获得永恒生命,而非死亡终结。此外,还有一些文化认为人类灵魂可以转世再生,与印度神秘主义中的轮回观念有类似之处。
因此,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在科学还是信仰领域,都普遍存在着一种认知,即地球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地方。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旅程中,每个决定都可能引导整个系统朝向不同方向前行。这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作为社会成员以及全球公民,有责任去塑造我们的未来,使其更加美好,并且更加可持续,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同时保护我们的环境,让地球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