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师正体玄先生汉朝道家代表人物的书卷间隙
潘师正,隋朝道教代表人物的足迹在嵩山间缓缓展开。自幼丧父,他与母亲鲁氏相依为命,在母亲的道德教育下,潘师正对《道德经》了如指掌。他十三岁时失去慈母,为守墓之举而闻名遐迩。大业年间,潘师正遇见刘爱道,被后者赞誉为“三清道上奔驰良马”,并被引荐至洛阳。在那里,他结识了王远知,并在其授精真诀后成为了真正的茅山宗派高手。随着炀帝征战四方,王远知被召往宫中,潘师正继而成为皇帝面前的道士。
当王远知预感隋朝将终时,请辞归隐,并让潘师正北上发展茅山宗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携带刘爱道,一同前往嵩阳观隐居。在这里,他投身于深入研究三清教法和内外丹法之中,将十年的时间投入到修炼之中,以期达到仙境。
唐初,有人向高宗推荐他,但他以谦逊姿态推辞,不愿意因个人功绩而得宠。在一次偶然机会下,高宗亲临嵩山太乙观,与刘道合会面,而后又想请他制作佛书,但遭到了潘师正坚定的拒绝。他认为自己的修行是超越世俗荣辱的,而他的所需,不过是一片清新的松林和泉水罢了。这一刻,他与皇帝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