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诗解上仁1君子之道
【文子】诗解上仁1君子之道 题文诗: 君子之道,至道真情,静以修身,俭以养生. 静不扰下,民不怨上.下扰政乱,贤不为谋, 民怨德薄,勇不为斗.乱主情假,无所不为, 富有天下,处一主势,竭百姓力,奉耳目欲, 宫室台榭,沟池苑囿,猛兽珍怪,嗜欲不止, 贫民饥饿,虎狼厌豢,百姓冻寒,宫衣绮绣, 天下之人,不安性命.惔漠明德,宁静致远, 宽大并覆,正平制断,天视民视,天听民听, 替民心虑,为民力争,号令下究,臣情上闻, 百官条通,群臣辐凑.赏赐非喜,罪诛非怒, 令察不苛,耳目聪明,通而不闇,善否之情, 陈前不逆,贤尽其智,不肖竭力,近者安性, 远者怀德,用人至道.至道至正,至正真情, 真情至公,言之而是,商夫刍荛,犹不可弃; 言之而非,人君卿相,犹不可用,是非之处, 不以贵贱,非尊非卑.其计可用,不羞其位, 其言可行,不贵其辩,真情所至,诚通宇内, 不劳而至,不行而达.闇主不然,尽诚效忠, 不用其身,亲习邪枉,贤者不见,疏远卑贱, 忠者不闻.言之是者,穷之以辞,谏者诛罪. 欲安海内,想存万方,自作聪明,离道以远. 全文:上仁 老子曰: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静即下不扰,下不扰即民不怨,下扰即政乱,民怨即德薄,政乱贤者不为谋,德薄勇者不为斗。乱主则不然,一日有天下之富,处一主之势,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于宫室台榭,沟池苑囿,猛兽珍怪,贫民饥饿,虎狼厌刍豢,百姓冻寒,宫室衣绮绣,故人主畜兹无用之物,而天下不安其性命矣。 老子曰:非惔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心虑,以天下之力争,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条通,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法令察而不苛,耳目通而不闇,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不逆,故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得用人之道。夫乘舆马者,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游而济江海,使言之而是,虽商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人君卿相,犹不可用也,是非之处,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其计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不贵其辩,闇主则不然,群臣尽诚效忠者,希不用其身也,而亲习邪枉,贤者不能见也,疏远卑贱,竭力尽忠者不能闻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安海内、存万方,其离聪明亦以远矣。 分段解释: 老子曰: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静即下不扰,下不扰即民不怨,下扰即政乱,民怨即德薄,政乱贤者不为谋,德薄勇者不为斗。乱主则不然,一日有天下之富,处一主之势,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于宫室台榭,沟池苑囿,猛兽珍怪,贫民饥饿,虎狼厌刍豢,百姓冻寒,宫室衣绮绣,故人主畜兹无用之物,而天下不安其性命矣。 (默希子注) 上德者天下归之,上仁者海内归之,上义者一国归之,上礼者一乡归之。无此四者,不归也。自【上仁】已下不注篇首,义类此也。 老子曰: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静即下不扰,下不扰即民不怨;下扰即政乱,民怨即德薄。政乱,贤者不为谋;德薄,勇者不为斗。明主者,修身以静,养生以俭,上无乱政下无怨民。则贤自为谋,勇自为斗也。乱主则不然,一日有天下之富处一主之势,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於宫室台榭、沟池苑囿、猛兽珍怪。贫民饥饿,虎狼厌刍豢,百姓冻寒,宫室衣锜绣。故人主畜兹无用之物,而天下不安其姓命矣。此暗主居一日之位,极一主之势,殚天下之财,毒流四海,竭万民之产,恣心目所娱,若秦主之二世,用之则昏也。参考译文: 君子养生之道,静心以修身养性,简约以养气怡情。心静就可以不随意滋扰下属做事情,下属做事情循规蹈矩人民就可以安居乐业,这样就没有怨愤蓄积,而如果干扰正常的政务就会上下混乱导致民众怨愤,人民如果有怨愤就会埋怨统治者无德,治理混乱贤者就不愿意出谋划策,道德败坏勇者就不愿意以命相託。所以乱世之主无所不为,一天拥有天下的财富,一日居于君主的地位权势,就要千方百计搜刮民脂民膏,来奉养自己的穷奢极欲,于是盖起了巍峨的宫室台榭,开辟了广大的沟池苑囿,畜养了无数的猛兽珍怪;这样一来最低贱的贫民就会饥寒交迫,路有冻骨,而公家的虎狼都厌倦了吃喂养的肉食,打算吃生人解馋了,甚至就连平民百姓都已经受尽冻饿寒饥之苦,而人主的后宫里却充斥着锦绣罗绮,山珍海味,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所以如果人主沉迷于畜兹无用之物,那么天下之人皆将不安性命而思矣。 老子曰:非惔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心虑,以天下之力争,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条通,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法令察而不苛,耳目通而不闇,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不逆,故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得用人之道。夫乘舆马者,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游而济江海,使言之而是,虽商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人君卿相,犹不可用也,是非之处,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其计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不贵其辩,闇主则不然,群臣尽诚效忠者,希不用其身也,而亲习邪枉,贤者不能见也,疏远卑贱,竭力尽忠者不能闻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安海内、存万方,其离聪明亦以远矣。 (默希子注) 老子曰: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心虑,以天下之力争,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达#1,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法令察而不苛,耳目聪#2而不暗,善否之情,日陈於前而不逆。故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得用人之道也。此明君治国如此,用人如彼,若汉之孝文,唐之太宗也。夫乘舆马者,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游而济江海。使言之而是,虽商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人君卿相,犹不可用也。是非之处,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其计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不贵其辩。夫用得其道,不劳而至,不行而达。故轩皇感牧童之言而天下理,有贱乎卑弱邪?胡亥信赵高之谋而天下亡,有贵乎卿佐也?闇主则不然,群臣尽诚效忠者希,不用其身也。而亲习邪枉,贤者不能见也;疏远卑贱,竭力尽忠者不能闻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安海内,存万方,其离聪明亦以远矣。非圣不能静四海,非明无以安万方。 参考译文: 君子: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所以如果能够做到,以天下人之目视为己之视则明,以天下人之耳听为己之听则聪,以天下人之心虑为己之虑则神明,以天下人之力争为天下人争则战胜攻取,那么一旦发号施令必然如风行天下,臣情得以上闻天听,百官修达而能守其职责,群臣辐辏而能尽其忠义。君主赏赐应该以功不以己之喜,罪诛应该以法不以己之怒,法令明察而不苛责,耳目聪明而不闇聋,善于臧否人情物故而通达世事,群臣百官能够在朝廷上畅所欲言而不觉得会迕逆君王,所以贤者得以尽其智,不肖者得以竭其力,近者得以安其性,远者得以怀其德,这真是能够得用人之道了。所以乘與马者,身不劳而能行千里之远,乘舟楫者,不假于水而能济江海之上。如果言之有理,即使是市井之徒、草莽之人所言之事,犹不可弃而不用,如果言之无理,虽然位居人君卿相高位之人所计之谋,犹不可不辨而用之,能够仔细分辨是非成败之得失,而不应该用身份的贵贱尊卑来衡量。如果一个人的计谋可用,明君一定会不羞其位卑而采纳,如果一个人的言论可行,明君也不会责怪他夸夸其谈。闇主则不是这样,尽管群臣之中有能够尽诚效忠的人,他却很少会重用这样的忠臣,往往亲近习昵重用小人佞臣,而贤德之人基本上不能见到暗主,经常被置于疏远卑贱之地位,这样即使竭力尽忠者有所益于国家的忠言也无法传达到暗主那里。闇主的做法,对于那些有所建议的,往往穷之以辞而不用,对于那些有所劝谏的,往往无端获罪而诛杀,如此一来,天下骚动,人人欲危,如果暗主还自以为能够稳,安海内,存万方,那暗主距离聪明可谓有十万八千里之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