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九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九

寓言十九, 〔注〕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 〔疏〕寓,寄也。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故鸿蒙、云将、肩吾、连叔之类,皆寓言耳。 重言十七,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疏〕重言,长老乡闾尊重者也。老人之言,犹十信其七也。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注〕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况之於言,因物随变,唯彼之从,故曰日出。日出,谓日新也,日新则尽其自然之分,自然之分尽则和也。 〔疏〕卮,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夫卮满则倾,卮空则仰,空满任物,倾仰随人。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卮,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耳。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注〕言出於己,俗多不受,故借外耳。肩吾、连叔之类,皆所借#1者也。 〔疏〕籍,假也,所以寄之也人。十言九语者,为假托外人论说之也。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 〔注〕父之誉子,诚多不信,然时有信者,辄以常嫌见疑,故借外论也。 〔疏〕媒,媾合也。父谈其子,人多不信,别人誉之,信者多矣。 非吾罪也,人之罪也。 〔注〕己虽信,而怀常疑者犹不受,寄之彼人则信之,人之听有斯累也。 〔疏〕吾,父也。非父谈子不实,而听者妄起嫌疑,致不信之过也。 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 〔注〕互相非也。 〔疏〕夫俗人颠倒,妄为臧否,与己同见则应而为是,与己不同则反而非之。 同於己为是之,异於己为非之。 〔注〕三异同处,而二异讼其所取,是必於不讼者俱异耳,而独信其所是,非借外如何。 〔疏〕夫迷执同异,妄见是非,同异既空,是非灭矣。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 〔注〕以其耆艾,故俗共重之,虽使言不借外,犹十信其七。 〔疏〕耆艾,寿考者之称也。已自言之,不藉於外,为是长老,故重而信之,流俗之人,有斯迷妄也。 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2者,是非先也。 〔注〕年在物先耳,其余本末,无以待人,则非所以先也。期,待也。 〔疏〕期,待也。上下为经,傍通曰纬。言此人直置#3以年老居先,亦无本末之智,故待以耆宿之礼,非关道德可先也。 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注〕直是陈久之人耳,而俗便共信之,此俗之所以为安故而习常也。 〔疏〕无礼义以先人,无人伦之道也,直是陈久之人,故重之耳。世俗无识,一至於斯。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 〔注〕夫自然有分而是非无主,无主则曼衍矣,谁能定之哉。故旷然无怀,因而任之,所以各终其天年。 〔疏〕曼衍,无心也。随日新之变转,合天然之倪分,故能因循万有,接物无心;所以穷造化之天年,极生涯之遐寿也。 不言则齐, 〔疏〕夫理处无言,言则乖当,故直置不言而物自均等也。 齐与言不齐, 〔疏〕齐,不言也。不言与言,既其不一,故不齐也。 言与齐不齐也, 〔注〕付之於物而就用其言,则彼此是非,居然自齐。若不能因彼而立言以齐之,则我与万物复不齐耳。 故曰无#4言。 〔注〕言彼所言,故虽有言而我竟不言也。 〔疏〕夫以言遣言,言则无尽,纵加百非,亦未偕妙。唯当凝照圣人,智冥动寂,出处默语,其致一焉,故能无言则言,言则无言也,岂有言与不言之别,齐与不.齐之异乎。故曰言无言也。 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 〔注〕虽出吾口,皆彼言耳。 终身不言,未尝不言。 〔注〕据出我口。 〔疏〕此复解前言无言义。 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 〔疏〕夫#5各执自见,故有可有然。自他既空,然可斯泯。 恶乎然?然於然。恶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恶乎可?可於可。恶乎不可?不可於不可。 〔注〕自,由也。由彼我之情偏,故有可不可。 〔疏〕恶乎,犹於何也。自他并空,物我俱幻,於何处而有可不可?於何处有#6然不然?以此推穷,然可自息。斯复解前有自而然可义也。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注〕各自然,各自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注〕统而言之,则无可无不可,无可无不可而至也。 〔疏〕夫俗中之物,倒置之徒,於无然而固然,於不可而执可也。 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 〔注〕夫唯言随物制而任其天然之分者,能无夭落。 〔疏〕自非随日新之变,达天然之理者,谁能证长生久视之道乎。言得之者之至也。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 〔注〕虽变化相代,原其气则一。 〔疏〕禅,代也。夫物云云,禀之造化,受气一种而形质不同,运运迁流而更相代谢。 始卒若环, 〔注〕於今为始者,於昨已复为卒也。 〔疏〕物之迁贸,譬彼循环,死去生来,终而复始。此出禅代之状也。 莫得其伦, 〔注〕理自尔,故莫得。 〔疏〕伦,理也。寻索变化之道,竟无理之可致也。 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注〕夫均齐者岂妄哉。皆天然之分。 〔疏〕均,齐也。此总结以#7前一章之是#8,谓天然齐等之道,即以齐均之道,亦名自然之分也。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注〕与时俱也#9。 〔疏〕夫运运不停,新新流谢,是以行年六十而与年俱变者也。然庄惠相逢,好谈玄道,故远称尼父以显变化之方。 始时所是,卒而非之, 〔注〕时变则俗情亦变,乘物以游心者,岂异於俗哉。 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注〕变者不停,是不可常。 〔疏〕夫人之寿命,依年而数,年既不定,数岂有邪。是以去年之是,於今非矣。故知今年之是,还是去岁之非;今岁之非,即是来年之是。故容成氏曰,除日无岁也。 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 〔注〕谓孔子勤志服膺而后知,非能任其自化也。此明惠子不及圣人之韵远矣。 〔疏〕服,用也。惠施未达,抑度孔子,谓其励志勤行,用心学道,故至斯智,非自然任化者也。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 〔注〕谢变化之自尔,非知力之所为,故随时任物而不造言也。 〔疏〕谢,代也。而,汝也。未,无也。言尼父於勤服之心久已代谢,汝宜复灵,无复浪言也。 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 〔注〕若役其才知而不复其本灵,则生亡矣。 〔疏〕夫人禀受才智於大道妙本,复於灵命以尽生涯,岂得勤志役心,乖於造物。此是庄子述孔丘之语诃抵惠施也。 呜而当律,言而当法, 〔注〕呜者,律之所生;言者,法之所出;而法律者,众之所为,圣人就用之耳,故无不当,而未之尝言,未之尝为也。 〔疏〕呜,声也。当,中也。尼父圣人,与阴阳合德,故风韵中於锺律,言教考於模范也哉。 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 〔注〕服,用也。我无言也,我之所言,直用人之口耳,好恶是非利义之陈,未始出吾口也。 〔疏〕仁义利害,好恶是非,逗彼前机,应时陈说,虽复言出於口而随前,此即是用众人之口矣。 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注〕口所以宣心,既用众人之口,则众人之心用矣,我顺众心,则众心信矣,谁敢逆立哉。吾因天下之自定而定之,又何为乎。 〔疏〕随众所宜,用其心智,教既随物,物以顺之,如草从风,不敢逆立,因其本静,随性定之,故定天下之定也。 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注〕因而乘之,故无不及。 〔疏〕已,止也。彼,孔子也。重勖惠子,止而勿言,吾徒庸浅,不能逮及。此是庄子叹美宣尼之言。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疏〕姓曾,名参,孔子。再仕之义,列在下文。 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锺而#10不洎,吾心悲。 〔注〕洎,及也。 〔疏〕六斗四升曰釜,六斛四斗曰锺。洎,及也。曾参至孝,求禄养亲,故前仕亲在,禄虽少而欢乐;后仕亲没,禄虽多而悲悼;所谓再化,以悲乐易心,为不及养亲故也。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 〔注〕县,系也。谓参仕以为亲,无系禄之罪也。 〔疏〕县,系也。门人之中,无的姓讳,当是四科十哲之流也。曾参仁孝,为亲求禄,虽复悲乐,应无系罪。门人疑此,咨问仲尼也。 日既已县矣。 〔注〕系於禄以养也。 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 〔注〕夫养亲以适,不问其具。若能无系,则不以贵贱经怀,而平和怡畅,尽色养之宜矣。 〔疏〕夫孝子事亲,务在於适,无论禄之厚薄,尽於色养而已,故有庸赁而称孝子,三仕犹为不孝。参既心存哀乐,得无系禄之罪乎。夫唯无系者,故当无哀乐也。 彼视三釜三千锺,如观#11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注〕彼,谓无系也。夫无系者,视荣禄若蚊虻乌雀之在前而过去耳,岂有哀乐於其间哉。 〔疏〕彼,谓无系之人也。乌雀大,以谕千锺,蚊虻小,以比三釜。达道之人,无心系禄,千锺三釜,不觉少多。犹如乌雀蚊虻相与飞过於前矣,决然而已,岂系之哉。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景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 〔注〕外权利也。 〔疏〕居在郭东,号曰东郭,犹是《齐物篇》中南郭子綦也。子游,子綦也。野,质朴也。闻道一年,学心未熟,稍能朴素,去浮华耳。 二年而从, 〔注〕不自专也。 〔疏〕顺於俗也。 三年而通, 〔注〕通彼我也。 〔疏〕不滞境也。 四年而物, 〔注〕与物同也。 〔疏〕与物同也。 五年而来, 〔注〕自得也。 〔疏〕为众皈也。 六年而鬼入, 〔注〕外形骸也。 〔疏〕神会理物。 七年而天成, 〔注〕无所复为。 〔疏〕合自然成。 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 〔注〕所遇皆适而安。 〔疏〕智冥造物,神合自然,故不觉死生聚散之异也。 九年而大妙。 〔注〕妙,善也。善恶同,故无往而不冥。此言久闻道,知天籁之自然,将忽然自忘,则秽累日去以至於尽耳。 〔疏〕妙,精微也。闻道日久,学心渐着,故能超四句,绝百非,义极重玄,穷众妙,知照宏博,故称大也。 理生有为,死也。 〔注〕生而有为则丧其生。 〔疏〕处生人道,沈溺有为,适皈死灭也。 劝公,以其#12死也,有自也; 〔注〕自,由也。由有为,故死;由私其生,故有为。今所以劝公者,以其死之由私耳。 〔疏〕公,平也。自,由也。所以人生也#13动之死地者,犹私爱其生,不能公正,故劝导也。 而生阳也,无自也。 〔注〕夫生之阳,遂以其绝迹无为而忽然独尔,非有由也。 〔疏〕感於阳气而有此生,既无所由从,故不足私也。 而果然乎? 〔疏〕果,决定也。阳气生物,次定如此。 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 〔注〕然而果然,故无适无不适而后皆适,皆适而至也。 〔疏〕夫气聚为生,生不足乐;气散为死,死不足哀;生死既齐,哀乐斯泯。故於何处而可适,於何处而不可适乎?所在皆适耳。 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 〔注〕皆己自足。 〔疏〕夫星历度数,玄象丽天;九州四极,人物依据;造化之中,悉皆具足吾,於何处分外求之也? 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 〔注〕理必自终,不由於知,非命如何? 〔疏〕夫天地昼夜,人物死生,寻其根由,莫知终始。时来运去,非命如何。其无命者,言有命也。 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 〔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谓之命,似若有意也,故又遣命之名以明其自尔,而后命理全也。 〔疏〕夫死去生来,犹春秋冬夏,既无终始,岂其命乎?其有命者,言无命也。此又遣其#14命也。 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 〔注〕理必有应,若有神灵以致也。 〔疏〕鬼,神识也。夫耳眼应於声色,心知应於物境,义同影响,岂无灵乎?其无鬼者,言其有之也。 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注〕理自相应,相应不由於故也,则虽相应而无灵也。 〔疏〕夫人睡中则不知外物,虽有眼耳,则不应色声。若其有灵,如何不应?其有鬼者,言其无也。此又遣其有也。 众罔两问於影#15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16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疏〕罔两,影外微阴也。斯寓言者也。若,汝也。俛,低头也。撮,束发也。汝坐起行止,唯形是从,以此测量,必因形乃有。言不待,厥理未详。设此问答,以彰独化耳。 影曰:叟叟#17也,奚稍问也。 〔注〕运动自尔,无所稍问。 〔疏〕史史,无心运动之貌也。奚,何也。影答云:我运动无心,萧条自得,无所可待,独化而生,汝无所知,何劳见问也? 予有而不知其所以。 〔注〕自尔,故不知所以。 〔疏〕予,我也。我所有行止,率乎造物,皆不知所以,悉莫辫其然尔,岂有待哉。 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 〔注〕影似形而非形。 〔疏〕蜩甲,蝉壳也。蛇蜕,皮也。夫蛴螬变化而为蝉,蛇从皮内而蜕出者,皆不自觉知也。而蛴螬灭於前,蝉自生於后,非因跻螬而有蝉,蝉亦不待蛴螬而生也。蛇皮之义,亦复如之。是知一切万有,无相因待,悉皆独化,佥曰自然。故影云:我之因待,同蛇蜕蜩甲,似形有而实非待形者也。 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 〔疏〕屯,聚也。代,谢也。有火有日,影即屯聚,逢夜逢阴,影便代谢。若其同形有影,故当不待火日。阴夜有形而无影,将知影必不待形,而独化之理彰也。 彼吾所以有待邪? 〔疏〕吾所以有待者,火日也。心其不形,火日亦不能生影也,故影亦不待於火日也。 而死乎以无#18有待者乎。 〔注〕推而极之,则今之所谓有待者率至於无待,而独化之理彰矣。 〔疏〕况乎有待者形也,必无火日,形亦不能生影,不待形也。夫形之生也,不用火日,影之生也,岂待形乎。故以火日况之,则知影不待形明矣。形影尚不相待,而况他物乎。是知一切万法#19悉皆独化也。 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注〕直自强阳运动,相随往来耳,无意,不可问也。 〔疏〕彼者,形也。强阳,运动之貌也。夫往来运动,形影共时,既无因待,咸资独化。独化之理,妙绝名言,名言问答,其具之矣。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 〔疏〕姓杨,名朱,字子居。之,往也。沛,彭城,今徐州是也。邀,遇也。梁国,今汴州也。杨朱南遭,老子西道,邂逅逢於粱宋之地,适於郊野而与之言。 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 〔疏〕昔逢杨子,谓有道心;今见矜夸,知其难教。嫌其异俗,是以伤嗟也。 阳子居不答。 〔疏〕自觉己非,默然悚愧。 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 〔疏〕盥,洒也。栉,梳也。届逆旅之合,至止息之所;於是进水漱洒,执持巾栉,肘行膝步,尽礼虔恭,股动请益,庶蒙针艾也。 曰:向者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间,是以不敢。今间矣,请问其过。 〔疏〕向被抵诃,欲请其过,正逢行李,未有闲庸。今至主人,清闲无事,庶闻责旨,以助将来也。 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 〔注〕睢睢盱盱,跋扈之貌。人将畏难而疏远。 〔疏〕睢盱,躁急威权之貌也。而,汝也。跋扈威势,矜庄耀物,物皆哀悼,谁将汝居处乎?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疏〕夫人廉洁贞清者,犹如污辱也;盛德者,犹如不足也。此是老子引《道德经》以戒子居也。 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 〔疏〕蹙然,惭悚也。既承教旨,惊惧更深,稽首虔恭,敬奉尊命也。 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宠。 〔注〕尊形自异,故惮而避之也。 〔疏〕将,送也。家公,主人公也。炀,然火也。阳朱往沛,正事威容,舍息逆旅,主人迎送,夫执毡席,妻捉梳巾,先坐之人避席而走,然火之者不敢当灶,威势动物,一至於斯矣。 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注〕去其夸矜故也。 〔疏〕从沛返归,已蒙教戒,除其容饰,遣其矜夸,混#20迹同#21尘,和光顺俗,於是舍息之人与争席而坐矣。 #1世德堂本『借』下无『者』字。 #2高山寺本『年耆』二字作『来』。 #3郭庆藩引文改『置』作『是』。 #4高山寺本『无』上有『言』字。 #5原作『大』,据成疏改作『夫』。 #6郭庆藩引文依上句『有』上补『而』字。 #7郭庆藩引文改『以』作『此』。 #8郭庆藩引文改『是』作『义』 。 #9赵练议本『也』作『化』。 #10世德堂本无『而』字。 #11赵练议本『观』作『鹳』。《阙误》同,张君房云:『鹳雀』作『观乌雀』。 #12《阙误》引张君房本『其』下有『私』字。 #13郭庆藩引文改『也』作『而』。 #14郭庆藩引文改『其』作『有』。 #15四库本『影』作『景』,下同。 #16『摄』字依成疏及《阙误》引张君房本补。 #17浙江书局本『叟』作『搜』。 #18『无』字依郭注及《阙误》引张君房本补。 #19原作『去』,疑讹,今依郭庆藩引文改正。 #20原作『昆』,疑讹,今依文意及郭庆藩引文改正。 #21原作『司』,今依文意及郭庆藩引文改正。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道教最厉害的人 一份四季的孝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李明决定回娘家给父亲1一4。这个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一、春意盎然中的归途 李明从繁忙都市回到乡间小镇,这个...
道教老祖排名 静心之门修道生...
一、初心之旅:探索修道生活的意义 想修道,首先要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一条道路。修道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实践,更是对内心深处追求平静与真理的一种探索。这份追求源自于...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有 道家经典集中了...
老子智慧的精华:探索道家的哲学深度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流,静静地流淌着对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洞察。道家经典集中了老子...
下列哪个不属于道教三清 道教神仙传说中...
探索仙境的秘密 在遥远的古代,道教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寻求永生与超脱的人。人们相信,只要能够通晓宇宙间最深层次的奥秘,便能成为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