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札记天道篇第二十五章
文 高明见
象无章第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
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物:指的是道。
混成:浑然而成、混沌,形容和谐的状态。意思是说,有一种物质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寂:沉寂无声。
廖:广漠无形。
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永不停歇。说明道是动的、运行的,而非静止的。
意思是说,道沉寂无声而又广漠无形,她绝对独立的永恒存在着,永不改变;她循环往复的运行着,永不停息。可以把她看作天地万物的母亲。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勉强为她取了个字为“道”,为她取了个名为“大”。所以大即是道,道即是大,只有大道,没有小道。
老子在静观和直觉的中发现了这个道,他意识到古代关于天帝创造了世间万物的说法是不对的,只有这个微小而又充满宇宙的物质才是天地万物真正的本原。这个伟大的发现,可能使心静如水的老子也感到了莫名的兴奋,他开始煞费苦心的盘算着为这种物质起一个合适的名字。他包罗宇宙,无所不在,就叫做“大”吧!他生机活泼,周行不殆,并以此操纵着引导着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发展变化,像是一条路,那就叫做“道”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逝:行也。大道运行不止,无限扩充,像是在离我们飞逝而去,故曰逝也。
远:极也,大道渐行渐远,大到无极,远到无边,故曰远也。
反:返也,“反者道之动”,大道虽然无限扩充,深远无极,最终却仍然会返本还原,返回到寂寥虚无,故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大者,包罗天地,无所不容,故道大。天大者,生发万物,无所不包,故天大。地大者,养育万物、无所不载,故地大。者,人为万物之长、载道之器,与天地共为三才,所以,人亦大。
域:指无垠的空间。意思是说,在广袤无垠的空间中,有四种东西可以称之为大,即道、天、地、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是,人之大不如地之大,地之大不如天之大,天之大又不如道之大。至于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则大到无极也!所以,人要效法地的安静柔和、厚德载物,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居。地要效法天的刚健自强、均匀布施,施而不望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要效法道的清静无为、周行不殆,可以生生不息,化化不止,使万物自生自灭,不加干涉。道要效法什么呢?道没有效法的对象,她只是要顺应其自然而然的本性而已。
大意:
有一种物质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她沉寂无声而又广漠无形,绝对独立的永恒存在着,永不改变;她循环往复的运行着,永不停息。可以把她看作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勉强为她取了个字为“道”,为她取了个名为“大”。大道运行不止,无限扩充,像是在离我们而去,所以叫做逝。大道渐行渐远,大到无极,远到无边,所以叫做远。大道虽然无限扩充,深远无极,最终却仍然会返本还原,回归到到她创生宇宙万物的起点,故曰“反”。在广袤无垠的空间中,有四种东西可以称之为大,即道、天、地、人。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是,人之大不如地之大,地之大不如天之大,天之大又不如道之大。所以,人要效法地的安静柔和、厚德载物。地要效法天的刚健自强、均匀布施。天要效法道的清静无为、周行不殆。道要效法什么呢?道没有效法的对象,她只是要顺应其自然而然的本性而已。
札记:
本章既是对道的描述,也阐发了老子人生观的基本观点。首先,老子说道“有物混成”,强调了道有其物质性的一面,而且是一个和谐的混沌的整体。其次,老子说道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是独立不改的绝对的存在。然后说道虽然寂然无声、广漠无形,但却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具有生生不息的功用,是创生天地万物的母亲,所以以“大”、“道”名之。天地之外,道为大;天地之内,人为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载道之体。由此产生了老子的人生观,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就是要“人法自然”。落实到现实社会中,就是要做到自然清静,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所提出的“有物混成”的混沌思想,在世界混沌理论的起源上处于鼻祖地位。近现代以来,宇宙混沌说、宇宙大爆炸说已经从朴素的直观走向了科学的殿堂,得到了天文学家、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在这里,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老子关于“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描述,与现代天文学中对宇宙的理解和判断惊人的相似。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和生命来源于一次大爆炸,而这次大爆炸则来源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也叫做原点)。直至今日,科学家、天文学家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对太空的观测发现,现在的宇宙仍然在以飞快的速度继续扩张,当这种扩张达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就会重新收缩,最终还原到她的起点,开始他的下一次轮回。这种论断,充分印证了老子宇宙观的正确性和超前性。
同时,“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还包含着“物极必反”的辩证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长大成年后就会逐渐走向壮年、老年、生病、死亡,重新回到生命的起点;事物发展到鼎盛阶段就会逐步走向它衰败的一面;海誓山盟,但终有海枯石烂的一天;天长地久,也终有天荒地老之时。相对于漫长的宇宙时间,人类的存在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旅行,个人的生命更是如同电光石火、白驹过隙,一瞬即逝。所谓的千秋伟业、不朽功绩,也不过是梦幻泡影而已。在这严酷的现实面前,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呢?这就需要宗教和哲学来解答这个问题。
哲学与宗教都要解答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而人生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生死。对生与死的关怀,就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要生?为什么会死?如何处理生与死的关系?人死之后要归向何处?这是个巨大的难题,儒家的子路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答非所问,说:“不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章》)?”生的道理还没有搞明白,怎么能知道死呢?孔子没有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庄子解答了生死的问题,根据齐物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生与死都是自然的规律,就如同日夜交替一样正常。所以,庄子认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生与死就像日夜交替一样,出生就面临着死亡,死亡就面临着出生,人们大可不必把生死的界限划分的那么清楚。而且,庄子认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就是说,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在庄子看来,死亡只不过是劳累一生后的休息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庄子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庄子·至乐》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就是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朋友惠子前去吊唁,却看见庄子张开双腿无拘无束的坐着,一边敲打着陶盆伴奏,一边唱歌(鼓盆而歌)。惠子非常生气,责备庄子说:“你的妻子同你一起生活,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年老亡去,你不哭泣就已经够狠心的了,还在那里鼓盆而歌,太过分了吧!”庄子回答说:“不然。她刚死的时候,我何尝不慨然痛苦!但仔细一想,人本来就无生、无形、无气。只是在恍惚混杂之中,偶然变成了有生、有形、有气的躯体。今由生到死,就像春秋冬夏四时轮换。现在她平静的躺在天地构成的巨室之间,回归到她本来的面貌,而我在旁边号啕大哭,我认为这是不通达天命的,所以不再痛苦,反而为她返回到初始无生而歌唱。”
这就是著名的“鼓盆而歌”的典故。这当然只说明了庄子对他的妻子的生死的态度,那么,庄子对待他自己的生死是怎样看待的呢?《庄子·列御寇》中说:
庄子将死,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就是说:若干年后,庄子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们想要厚葬他。庄子制止了,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天下万物为随葬品,这样的葬具还不完备吗?何必还要加上这些东西!”们解释说:“我们担心乌鸦鸢鹰会啄食先生的遗体。”庄子说:“在上为禽鸟啄食,在下为蝼蚁所食,夺彼而与此,岂不是太偏心了?”这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一府,死生同状”思想的体现。
当然,庄子也认为达到这种生死齐一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庄子?大宗师》中说: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就是说,要想达到生死齐一,无生无死的境界,首先要有一种淡泊静寂的心境,并能够持久的坚守住这种心境,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既已遗忘天下,继续凝寂持守,七天之后能遗忘万物;既已遗忘外物,继续凝寂持守,九天之后便能遗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遗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能够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彻,而后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既已能够超越古今的时限,而后便进入无生无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没有死,留恋于生也就不存在生。所以庄子的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死的终极问题,淡化生与死的界限,从而超越生死。庄子认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就是得道的真人。《庄子·大宗师》中这样来描述真人: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意思是说:古时候的“真人”,不懂得喜悦生存,也不懂得厌恶死亡;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辞;无拘无束地就走了,自由自在地又来了罢了。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
所以,所谓真人者,顺天、顺道、顺应自然而已。所以,“人法自然”就是道家道教对待人生、生命、生活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在庄子那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就是“天人合一”。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的最高境界,是人之道合于天之道,是与天道合二为一的境界。天之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她超然独立、永恒不变;她无言无为,无分别,无善恶,无是非,无利害,无争执,无生死。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均衡、公平、和谐、无私。人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称得上“与道合一”、“天人合一”,才能够无论与人、与社会、与万物、与环境之间都做到平带对待,和谐共处。所以我们今天简单的将“天人合一”理解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还是比较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