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中乞巧节的来历与岁时习俗
在福建清流的岁月里,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设香案,供奉神明,并贴上祈福的红纸条,以迎接春天到来。这个时候,大门上会挂上“春”字,而门两侧则插满了初开的柳枝。这一天,人们会点燃香烛、放鞭炮,以此来驱逐寒冷和恶劣气候。
除夕和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段时间内,每个家庭都要打扫卫生,并重新贴上新对联。此外,还要摆出供桌,为祖先们准备好三牲供品。在夜晚,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守岁。零点钟响起后,大门就会被打开,而鞭炮声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欢庆。
元宵节期间,人们会制作汤圆和油炸春卷,这些都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此外,还有五坊展览、散福活动以及民乐演奏等文化活动。而送灯是一种古老而又有趣的习俗,因为“灯”与“丁”同音,所以给新婚夫妇送去莲花灯,是为了祝愿他们生育吉祥。
清明时分,每个人都会去山上扫墓并踏青。人们会带着糕点、米粿、三牲,以及压纸(象征为先人居处所添新的瓦),以示孝敬。在扫墓完毕后,将列祖列宗坟前杂草除去,为其培土,并烧纸钱以寄托哀思。
立夏时节,不仅需要劳动力,也需要营养补充,因此客家人就制作出名为“立夏丸”的美食,用作强身健体。而在端午节,则有划龙舟比赛和水上捉鸭游戏,以增加节日氛围。
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对于清流的人来说,就是一个祭拜已故亲人的日子,他们会烧冥纸和金银元宝状纸钱,用以超度孤魂野鬼。而吃新则是在农历六月,当早稻成熟、新谷登场之际,每个家庭都会品尝新粮,以庆祝丰收。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如中秋团圆赏月以及重阳敬老等习俗,都成为清流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