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十大道教名人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北宋末期著名道士,字遵正或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他是道教第三十代天师,被视为真仙。据传,他五岁时尚未能言语,但一日听到鸡鸣声后突然笑着吟诵诗歌,这让人们惊叹不已。
九岁时,张继先袭承了家传的符箓法术。他以清癯白皙的外貌和渊默寡言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在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他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并被赐予“虚靖先生”的封号,同时还获得了中散大夫的职位和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
徽宗曾多次召请张继先入宫,甚至对其祖父、父亲以及妹妹等人也给予了相应的尊称和礼遇。据说,当时有一个故事发生,在一次问答环节中,徽宗询问张继先是否见过龙虎,而他回答:“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这使得徽宗非常高兴。
在与徽宗交流期间,张继先还展示了一些他的书法作品,其中包括《道德经》的抄写。这表明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道士,而且还是一位学者和艺术家。此外,他对于修炼丹药这一内丹术也有深入研究,并认为这种修炼方法能够帮助达到长生不老。
尽管受到皇帝青睐,但张继先始终保持着淡泊自持的心态,他不断地请求返回山林隐居生活。在他的心斋坐忘之所,即静通庵里,他通过禅修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他还建造了灵宝、云锦、真懿三观,以及演法观,以纪念自己的祖师。
在政治上,对于当时的一些问题,如王安石变法等事宜,他并不直接参与,但却以其智慧提出建议。他的一首《大道歌》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宇宙万物本质认识的深邃。此外,他还有其他著作如《心说》,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流传甚广,为后世提供了解释古籍文化知识的大好机会。
总结来说,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医学家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道教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是在学术界,也在民间信仰中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地理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