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国家养的道家高人丹阳子马钰继承全真教至尊之位

国家养的道家高人丹阳子马钰继承全真教至尊之位

马钰,字宜甫,以丹阳子为道号,山东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生。公元1184年去世。马钰初名从义,因避讳改名,博学多才,以诗文著称,是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他向道教仙师王重阳拜师求艺,并放弃了财富。在全真教的创立仅两年的时间里,他在陕西发扬光大,使教派稳固发展并达到鼎盛。他被视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其家族曾因战乱迁至山东。

据说,小时便有道士预言他“顶有神光”,是“大仙之材”。童年展现天才气质,被孙忠显看中结为夫妻。但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南宋初年的金兵入侵,以及家乡沦陷于金国的影响,让少年马钰有些不思进取,只图享乐。直到王重阳的指点,他开始转变。

公元1167年,四十五岁的马钰改变生活,这一切源自一个道人的到来——王重阳,全真教创始人。此时的王喆,只是一个致力于传道理想主义者,还未创建自己的教派。在陕西老家传教多年,没有什么成效,便前往山东,一带受金国压迫严重的地方,为传教寻找方便之地。这里悠久神仙文化让百姓对道教产生依托。

马钰收留王喆,却只是因为他乐施好善,对道一知半解,并无加入意图。当王喆开创全真堂后,看中了马钰在当地影响力,便想劝他修行。尽管如此,直到梦境中的警示和术士算命的话语,再加上妻子的离异事件,让他决定正式跟随王喆学习。

很快,全真七子成立,其中包括被休掉的妻子。全真掌门人的身份下,《灵书》、《本草经》等典籍让他的知识更加丰富。而考验也逐渐增强:风车照明、臭烘烘食物、木炭屋内外温度差试炼等,都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心态检验,最终证明了他的悟性和决心。

最终,在师父去世前夕,被选定继承衣缨,与其他弟子不同步足而走,而是赤脚跋涉数百里至长安城弘扬全真学说,在那里结交众多名流与官吏,从而在长安建立深远影响。这段旅程,也成为了他守孝期间思考与整理心性的重要时期。在三年的守孝结束后,他将其所得精华编纂成书,为未来的一代提供宝贵智慧。此生以儒雅、大度闻名于世,不仅修身养性,更以仁爱之心感化万千生灵,为全真宗谱写了一段辉煌历史。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译文评论 探究心性之源大...
探究心性之源:大道至简的哲学与宇宙论 一、引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生万法”和“大道至简”是两种极具深意的概念,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宇宙本质的思考,...
道家的名言警句 探索心灵永恒与...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关于心灵和道德的哲学思考无疑是最为深邃和复杂的一环。古代智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心灵和道德存在与不存的问题,其中“心不死 道不生 欲不灭 ...
道德经原文无译文 讲课桌下的智慧...
在教育领域,老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六点深入探讨了老师口语的艺术与实践,为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语言选择与词汇运用 老...
普通人修道看什么书 心灵修行与日常...
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效率和成就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简单而深远的原则:无为不成。这一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但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