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于强大的道家学说扶宗立教的神秘力量
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以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年少习儒学,对经、子之学有所专长。咸通年间应九经试,不中,但此次未能得其意,因此决心求道于天台山。此后他在朝廷中担任紫服象简,并被誉为“扶宗立教之冠”,其文词深受赞赏。在王建建立前蜀时,他被授予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并赐号广成先生。
杜光庭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尤为深入,他通过比较六十余家注解,将其概括为“五道”、“五宗”,特别推崇重玄之道。他认为孔孟之道应当融合于老君之道,同时也推崇唐玄宗的《御注》,撰写了《真经广圣义》。他主张“仙道非一”,鼓励追求多元的修行方式,这种思想极大地促进了道教的传播和发展。
杜光庭以其博学著称,每日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记忆和思考。他将一个月分为五个部分,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从而保持身体与精神的平衡。这一方法使他能够迅速掌握知识,为后来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他的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面貌,也对北宋期间再度兴起的道教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