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道教文化修道入门心法之于天然道观的赞歌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道教文化修道入门心法之于天然道观的赞歌

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仪式。道教修士在此时,也会将修道入门心法与送灶神的习俗相结合,以示敬意和祈福。在天然道观,这一天被视为对灶神的一种特别致敬。

祭灶的风俗源远流长,据说在夏朝就已经有了相关的信仰。《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待灶神的态度:宁愿讨好地府,而不愿讨好灶神。这表明,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居生活和食物生产十分重视,对于能保障这些事务顺利进行的神灵,如灶君司命,有着深厚的情感。

在民间,每个家庭都设立一个供奉“ 灶王爷”的地方,或是直接贴在墙上。这些供品通常包括糖瓜、面饼等甜食,以及一些香烟纸马,用以请求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在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糖涂抹在神像周围,并祷告:“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一种用甜蜜来抑制言辞,从而避免遭受不幸。

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些供品会被焚烧掉,同时也会唱歌跳舞,以此作为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善行或恶行。此时,一家人也会带着希望和忧虑,等待玉皇大帝决定他们新的一年的吉凶祸福。

这个过程中,还有乞丐们穿戴成装,为每个家庭唱送灶君歌,与之交换食物。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正确的人生指引,并享受到新的年份带来的祝福。而对于那些罪孽深重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承担减寿甚至更严厉的地刑。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会尽力打点,请得高抬贵手,因为这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个信念所体现出的渴望。

从鲁迅先生笔下的诗句到宋代诗人的词作,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祭拜和送走烂熟猪头、鲜鱼及豆沙甘松米饵圆等丰盛佳肴来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期盼。而当除夕到来时,即将迎接诸位仙星降临,每户都会准备简单仪式,如燃放新灯并点香,以示欢迎与祝福。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存在着关于赎罪、获得保护以及开启新生的共同追求。这正如那句老话所言:“男不拜月女不祭火”,无疑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美好的追寻之一端。

标签:

猜你喜欢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阅读 塞满六颗荔枝的...
塞满六颗荔枝的旅途:一段温暖的记忆 在炎热的夏日里,我和我的几个老朋友们计划了一次远足。我们选择了一个离城市不太远的小山村,那里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我...
道德经八十一章全文及注释 道教步虚仪的起...
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考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的探究 在东晋末年,出现了一部备受国际道教学界关注的经典——《洞玄灵宝玉京山步...
道德经第一章内容及解释 夏元鼎西城的道...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是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的学者,其生卒年份不详,但大致可以推断他生活在宋宁宗嘉泰初前后。从小,他就跟随...
《道德经》的精髓 道家探秘古今智者篇
道家探秘:古今智者篇 一、道家的起源与哲学特点 在中国哲学的长河中,道家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著称。道家的哲学基础是“道”,即宇宙万物的本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