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考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的考察探索其与道家讲的道德经之间的联
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考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的探究
在东晋末年,出现了一部备受国际道教学界关注的经典——《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这部经典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所阐述的灵宝“步虚”仪,对中古以来道教斋醮仪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至今仍被普遍使用。另外,该经提供了“步虚词”的一种最早形态,这种文体形式在中古文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还有关于该经在敦煌本《灵宝经目》中的归属问题引发了学术界讨论。
根据敦煌文书P.2861和P.2256宋文明《灵宝经义疏》,陆修静(406-477)将古灵宝经划分为“元始旧经”和“新經两类。1982年,道教学者小林正美提出,敦煌本《靈寶經目》已经被陆修静作过重大改动,他认为应该根据古靈寶經各自所尊崇的經典以及是否有「三洞經書」的觀念,将古靈寶經重新劃分為由「葛氏道派」所創作的「元始系」和由「天師道」所創作的「仙公系」兩種靈寶經。
由于《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虚章》在古靈寶經分类問題中的代表性,因此學術界對其歸屬形成了三種主要看法:一是按照敦煌本《靈寶經目》的現有標準將其歸入「元始旧経」,二是依照「元始系」與「仙公系」的標準將其歸入«仙公系」,或稱為«仙公新経」,三是認為該經原本屬於«元始旧経,但後人根據較後出世的«仙公新経»撰寫並補充進去。
有关古靈寶經之間關係,以及不同的類型如何影響我們對這些內容理解,這直接影響著我們對歷史的一般結論。因此,我們認為從霊宝"步虚"儀之起源來看,《洞玄霊寶玉京山歩虚章》的核心思想與"元始旧経"完全一致,因此應該是一批最早問世的大乘佛教文献之一。而這個紀錄又對較晚出世的大乘佛教文献產生了深刻影響。
我们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分类归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中土宗、天师派等不同宗派之间关系、神秘传说与实际实践之间联系等多个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更高层次上审视这些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后续发展产生影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