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教商业化危机道家经典语录在物品商品化的生存考验
宗教正在遭遇商业化侵蚀(资料图)佛道教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商业化侵蚀,不仅伤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也从根本上危及到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的生存。将寺庙圈入景区收门票,假借宗教名义设功德箱敛财,已经成为一些企业一本万利的敛财手段。如何处理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关系,是所有宗教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一个宗教组织或团体,如何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有效地解决好自身的神圣性和世俗性,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宗教组织以及全社会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检验。
根据近百年来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有关神圣性与世俗性关系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在现代化条件下,整体上比较强调神圣性,在宗教思想与活动中较多呈现保守色彩、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宗教组织,一般会得到比较好的发展;而那些更加强调宗教的世俗性,在宗教思想与活动中更加开放、向世俗社会趋同的宗 教组织,则更可能出现衰退。最为经典的是美国基督新约福音派和自由主义派之间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的大陆,我国也遇到了类似的抉择。这一点尤其明显是在经济腾飞时期,当我国民众包括信仰者整体人文素质并不高时,一些信仰机构轻易成为了经济暴发户,并且许多人视之为致富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对这些资源使用的问题,以及它们背后的价值观念。
维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它相关的一切实践——比如佛家经典语录精选——不仅是政府和官方机构应承担责任的事务,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对于这些事物意味着什么,以及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的角色。
最后,让我引用一句有力的道家经典:“实无功德。”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被金钱购买到的“功德”迷惑,而是应该回归于真实意义上的信仰和行为。这是一个需要每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以确保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不失其纯粹精神。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未来看起来就不会那么暗淡无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