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高人为什么都隐藏起来宗教与艺术的擦擦之美
如同玛尼石遍布各地,获得崇拜,“擦擦”也在不同地区广受人们的喜爱。它是一种类似于玛尼石的人造品,其特点与玛尼石有所不同。首先,玛尼石是自然形成的白色岩块,而“擦擦”则是由人工制作的泥制小佛像。其次,玛尼石大小不一,但大多数较为固定,而“擦擦”通常较小且便携性强。此外,“擦擦”的发音源自梵语,它代表着一种无法用字面意思表达的意义。
制作“擦擦”的材料主要是土壤,其中墨竹工卡县以出产高质量的“擦roke”的而闻名,这得益于该地区土质适合制造这种泥制佛像。在生产过程中,一些模具用于塑造不同的形状和设计,这些模具可以由铜、铁或木材制成,以应对各种样式和需求。一旦填入湿润的地球并干燥,“rubbing”就会完成。但这些手工艺品并不坚固,因此经常需要额外的烧制过程,将它们转化为陶瓷艺术品,使其既结实又美观。
除了原色之外,还有一些彩色的“rubbing”,包括黑色、红色、兰色,以及涂上彩绘的小型佛像,使得它们更加丰富多彩。由于地域差异,不论是在材料还是技术方面,都能体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对于熟悉这一文化的人来说,只需观察一下土壤类型、烧制程度、形状和颜色,就能识别出哪个地方制作了这些泥塑佛像。
虽然地球被认为是基础材料之一,但并非唯一选择,有时会将贵重金属如金银珍珠宝石珊瑚等与之混合,这样的作品更具有价值。此外,还有一种特别神圣版本,是使用骨灰与地球混合而成。这类特殊的地球被称作"布拉克"(bricks),因为它们包含了盐巴和藏药料,从而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含义。在塔葬圆寂前,对肉身进行严格处理时,使用盐巴和藏药吸干体内血液的一部分。当这些带有血液印记的盐巴或药物被加入到地球中时,就创造出了无价之宝。
信徒们相信这类高贵而神圣的地球可以治愈疾病,并抵御一切负面力量。“Rubbing”作为人们心愿寄托的一种宗教象征,被广泛供奉在山顶寺庙旁边,或置放于江河湖泊的大路中央交叉口处,有时候还专门建造供存放这样的建筑物,如"Rubbing House"(Rakang)。有些则放在大型佛像内部或者寺庙中的塔尖里;还有的是随身携带作为护身符。总结起来,无论如何形式,“rubbing”,就如同其他祈祷工具一样,被视为追求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中国基本情况丛书—民俗》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这个主题深入细节。(责任编辑:张宗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