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带拼音坑儒之辩在人物面前展开
文尹宗国,中国古代之神兵利器,排名第一的,不是什么宝刀,也不是什么名剑,而是文人的口诛笔伐!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刀剑再厉害,也不过是消灭肉体,一死而已,但那些口诛笔伐,却能让人死后也不得安宁。比如秦始皇,一不小心结怨于文人,于是,一项“焚书坑儒”的千秋大罪从天而降,弄得百世唾骂,好不可怜!
关于“焚书”,似乎铁证如山,无可分辩,但是“坑儒”一事好像疑点甚多,有待商榷。从《史记》中看,这件事是由两个术士侯生、卢生的畏罪潜逃引起的。两人诳称与神相通,哄骗秦始皇,为其求长生不老之药,但久久未果,只好逃亡,逃则逃矣,却节外生枝地在逃亡之前嘀咕:“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上乐以刑杀为威”,明显是非议秦始皇,不可再为他求仙药。
秦始皇知道后大怒:“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我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命御史审问儒生和方士欲寻侯生、卢生,并弄得大家互相告发共牵连了460多人遂下令在咸阳把这些人全部活埋了。这一事件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焚书坑儒”。
然而,有些学者认为:所谓“坑儒”,可能是“坑方士”之讹传。理由是:其一,《史记》记载之侯生、卢生,与徐福等人都是一伙方术之士,并非儒门学士;其二,被杀者的罪名是“诽谤”皇帝,而非信仰传播儒家学说,并未因此定罪、杀人怎能算“坑儒”?应该只是对方士的一次坑杀。而当时及后来很长时间内,当被杀的是方术士并不罕见,因此被称作屠户或修禅寺的人们对此事没有太大的反应直到西汉中期仍称这次事件为,“屠户”。至于司马迁的记录,他明显指的是神仙学派的事。
只有到了东汉班固写《汉书•儒林传》,提到此事时仍以‘屠户’名之之后的一些大儒,如韩愈、司马光,都不说‘坑儒’而说‘屠术士’或‘修禅寺’可以看出历来就有不同认识。不过历史上占上风的看法,是认为秦始皇坑杀的多数是 儒 生而非术 士。
唐朝颜师古引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中所述说,即使秦始皇焚诗书之后,还害怕天下人们不听更改了法令,便以封官拜郎作诱饵吸引" 诸贤 贤 儿 "七百多位聚集咸阳。他先命人们冬种瓜于骊山谷中的温处,然后命令博士和众位讲解各自不同的想法,当他们都聚集起来时,用机关将他们压死,从上面填土压住,他们顷刻间化为了冤鬼。此次" 坎 儒 "规模更大,而且手段极其秘密,所以直到二百五六十年后才由卫宏揭露出来,对这第二次" 坎 儿 "有人认为更不可信,因为卫宏的话有些像传奇故事,又没有具体时间,没有佐证所以难以确定真假。但无论如何,在历史上的占据优势的是认为他被徐福欺骗后的报复行为导致了这一系列悲剧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都是基于猜测和推断,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依靠逻辑推理去判断真正发生的情况是否符合我们现在接受的情景。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对于那些失去了生命的人来说,那一定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事情。而且这种方式也展示了一种强权政治下的恐怖统治手段,这种暴力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思考是否所有历史事件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得到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