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之美与佛语心得天然道观探秘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与佛教的和谐共融——天然道观探索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他,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示庆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在老福州多寺多塔之地逐渐演变成以古塔模型为主的“摆塔”。清代时期,“摆塔”的盛行尤为显著,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风俗:“家家户户中秋夜,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
这一传统不仅有显耀财富之意,也包含了对祖先的一种尊敬和纪念,以及增添节日氛围。裴仙宫作为宋代建造的一处重要道观,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举办此类活动。改革开放后,该宫殿下设立管委会,由陈锦丰道长领导,将这段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至今。
每逢中秋佳节,当陈锦丰道长组织管委会成员开展传统民俗活动,他们将搭建几桌并排放置于空旷区域内。在这些桌子上,一定有一张靠近墙壁的大桌,再依次铺设毯子或被单。此刻,便是展示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人物、小动物模型等,是孩子们喜爱的小物件。而这些小巧玩具通过木架悬挂,每个只有三寸长。
对于摆法而言,一般首先紧靠墙壁放置一个较高层次(一般是薄铁皮或薄木板制成)的古式宝塔,让其成为全桌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接着左右及前方布置各类摆件,如泥制佛像、八仙等,还包括婚礼仪仗小偶人。这一系列动作确保了整个展示既美观又协调,同时注意大型物品位于后面,小型物品位于前面,以营造出平衡感。
此外,不得缺少所谓“禾秧盆景”,即用盆装沙水种植稻谷,使其发芽到一定高度,并且生机勃勃,从而寓意五谷丰登。这一习惯不仅体现了一种希望,更代表着生活充实与幸福。
从过去象征繁荣,现在却也蕴含着步步高升的情感,而在疫情期间,此文化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向医护人员致敬的手段。正如裴仙宫所表述,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被广泛传颂,为新时代带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