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道教文化道德经中的自然之韵与天然道观的独特魅力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文化与中秋之韵
在遥远的明嘉靖年间,一场壮丽的胜利为福州带来了庆祝。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这位伟大的将军,将家中的珍贵物品排列在门口,以此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喜悦。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中秋庆典——摆塔。这一活动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还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象征。
随着时间的流逝,“摆塔”这一传统活动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闽杂记补遗》中,施鸿保记录下了这一盛况:“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这些精致的小巧宝塔,不仅充满了艺术魅力,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一份宁静与安慰。
裴仙宫,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它始建于宋代治平年间。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这里成为了一个保存古老文化和传承民俗活动的地方之一。在明清时期,当地居民就开始在这里举办摆塔活动,而到改革开放后,这项传统又被重新激活,并且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每当中秋佳节临近之际,在裴仙宫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的主持下,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摆塔民俗活动便拉开帷幕。这些桌子上装饰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模型等,每一件都精心挑选并排列,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既繁复又生机勃勃。此外,还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用细沙和稻谷制成,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风光之中。
过去,“摆塔”是一种向往幸福生活和吉祥事业发展的心愿,现在它不仅是对戚继光爱国精神的一次纪念,更是一种展现步步高升希望的情感。在特殊的时候,比如疫情期间,裴仙宫还特别展示医护人员形象,用以表彰那些为我们健康而努力奋斗的人们。这一切都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应该不断创新传统,与新时代融合,为我们的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