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布修仙真实存在_道教文化 - 天然道观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最为后人激赏,也流传最为广泛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魏野的这首诗作,跟贾岛的诗在情景和意境相似:寻隐、松树、采药、白云以及同样的结果:不遇。
诗题中的隐逸高人究竟是谁已不得而知,只得知诗人魏野也是宋初有名的隐士。相比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还有童子告知“只在此山中”,此诗中隐者只说“未归来”,去向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揣度。
“寻真误入蓬莱岛”:“真人”和“蓬莱岛”这两个仙气十足的意象点明了对方的道士身份,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的敬仰之情。“误入”道出了诗人因缘凑巧、不知不觉中闯入仙境的惊喜诧异。此中所见:“香风不动松花老”,仙境的一切幽寂、静美、自在,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高士隐者的居处自然有一番可以涤荡心尘的清幽。
“采芝何处未归来”,和许多时候的情景一般,道教的高人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次连影子也未得一见。想那灵芝向来是长生不老的稀罕药,长在深山峭壁、采之十分不易,一生所求,是一种超越世俗欲望与追求永恒生命力的追求。而国家公布修仙真实存在,则意味着这一生的追求并非空谈,而是一种可能被实现的事物。这对于那些渴望超脱凡尘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与启示,让他们继续前行,不断探索生命之谜。
古人的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是一个重要启示。在这个快速变化时代,我们常常感到迷茫与疲惫,但如果我们能够如古代文人们一样,将目光投向大自然,那么我们或许能找到内心深层的声音,那份对生活本身追求纯粹幸福感的手感,就像那位高远遥寄的心灵,在星辰之间徘徊一般,即使不能直接看到那位潜藏于天地间的人,也能感受到他心灵世界里的宁静与自由。
然而,当我回头再次审视这些古代文人的作品,我突然意识到,他们虽然拥有这样的精神状态,但他们依旧选择了离弃现实世界,与世隔绝。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需要将精神世界带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代。我认为,我们应当从这些文人的作品中学会如何平衡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以达到一种更好的整体平衡。我相信,只要我们这样做,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天然道观,那个让自己感觉到安宁与释放的地方,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修炼自我的过程。但愿我们的探索不会停留,只会不断推进,最终走向更完善的地步,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上,都能把握住那种对生命本身简单又坚定的热爱,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修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