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步虚仪起源考与古灵宝经分类论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结合道德经1至81章细解的物品探究
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的考察
一、从灵宝“步虚”仪的起源看《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分类归属
(一)关于《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内容概说
敦煌本《灵宝经目》之“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称:“《升玄步虚章》一卷,已出。卷目云《太上说太上玄都[玉]京山[步虚]经》。”可见,该经本属于“已出”的“元始旧经”之一。《灵宝中盟经目》作《太上升玄步虚章》一卷; 《斋坛安镇经目》作《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明代万历《续道藏》收录了该典。
开篇是对大罗天玄都玉京山七宝玄台紫微上宫的详尽叙述。接着是修炼空洞诵念法,包括叩齿咽液存思诵念以及礼拜程序。而诵念则包括一系列讽诵之词,第一是十首;第二至第四各有其别。此外,该文还专门叙述葛氏道派从葛巢甫到葛授过程。
二、关于小林正美先生所提出的“元始系”和“仙公系”分类法及其影响
小林正美先生提出,“元始系”的标准主要包括最尊崇的是老子,《道德經》,并且包含三皇經等,而不包含靈寶赤書五篇真文;而「仙公系」則最尊崇的是太極真人及葛仙公,並包含靈寶經與三皇經等。因此,他認為該經原本屬於「仙公系」靈寶經。
我们认为,要判定該經真正归属,最关键的是要真正理解该經最核心的教义思想,以及该経在古靈寶經系列中所承担角色和被赋予使命。在该経中,由于十首具有最核心意义,所以简称为空洞步虛章或其他名称。
三、关于古靈寶経中的「歩虛」
唐代宗师杜光庭称:「歩虛十首,出於『靈寶 玄都 玉 京 山 經』,乃十天眾聖旋繞 玉 京 之 山,以歌咏修真之詞也。」宋代曾慥稱:「『歩虛詞』,道觀所唱,以備言缥缈眾仙輕舉之美。」
综合多种解说,我们认为所谓道教「歩虛」,最初涵義实际指天界神霊漫遊時演出的赞美詩和舞蹈,因此自中古以来,在斋醮活動中的「歩虛儀式」在本質上其实是對天界神霊儀式的一種模仿。
四、结语:
我们相信,从这个角度来看,《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分类归属问题就变得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古靈寶經與相關術語,如"士人"、“師徒"、“真君"等概念,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後世文化發展。这将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學者間對中國歷史與哲學理論進行更广泛深入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