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翻译中蕴含的七情六欲犹如入道之门宛若城墙坚固守护着智慧与人性的边界
"七情六欲"是人心之中隐藏的两大劫难。其中,“七情”指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所蕴含的七种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喜悦、愤怒、悲哀、快乐、爱慕、恶恨和渴望。这些情感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反应,但若它们过度激荡,便会影响气血流动,引起身体各个脏腑器官功能失调。
《上清经》警示我们:“六欲务尽,七情宜除。”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努力控制那些由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各种刺激,以免被它们所束缚。而《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则详细分析了每一种“七情”的危害:喜悦可能伤及心脏;愤怒可能损害肝脏;悲哀可能伤及肺部;渴望可能对脾胃造成负担;爱慕可能耗费神智;惧怕则可导致胆怯,而恶恨则会使人精神不宁。此即所谓的心灵之患。
至于“六欲”,它指的是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大脑思维(意念)、身体行动和舌头味觉这六种感觉器官产生的各种冲动。在《太清元道真经》的观点中,这些无序地妄为的感觉活动,如同六位贼匠,不断侵扰人的内心世界,使得人们无法安宁,终究不能达到真正的人生归根之境界。
因此,在道教看来,“七情六欲”是修行者必须不断自我反省并时刻警惕的大敌。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谨慎,从容不迫,以避免被这些内心的情绪和外界诱惑所左右。(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