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沪大变革时代社会呼唤纯正的信仰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电子版引领新篇章
在黑暗的隧道中燃起烛火,即便微光摇曳,总有一些黑暗被置换成了光明。他说,那烛光的来源,只能是信仰的对象;那烛光的指向,是希望的尽头;而那烛光的效果,就已经是在激发爱心了。2015年伊始,上海发生踩踏事件,国人皆悲恸,此一事故,亦如巨大的隐喻,汹涌人潮,彼此不能互为支撑,该转向何处获取庇护?我们向死而生的世界里,随时会出现更为强大的东西,把我们所拥有的剥夺殆尽。
若身处转型社会,不确定因素更是随时显现自身:信念与规则,房屋与道路,都会坍塌崩溃。土耳其诗人塔朗吉在诗中留下过扎实的祝福:“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人如此软弱渺小,都曾在某些时刻寻求安全感。桥坚固、隧道光明,就不只是藏在诗句里的祝福,而是涉及到人之安身立命的根基。
《秉烛隧中》是何光沪2003年至今重要文章的首次结集,其中既有对宗教学原理及宗教哲学的理论探究,也有对中西历史、文化及社会问题的观照与讨论。在这本书中,他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中国社会,从经济发展到精神生活,从法律制度到个人自由,每一个角落都是他细致探索的地方。
何 光沪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由于历史之沿袭、制度之缺陷以及教育之缺席,我们国人的精神生活变得空洞无物。人们越来越偏重经济和物质生活,对于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忽视不闻,这导致了信仰荒芜。
尽管世俗化是一个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现在已经处于过度世俗化的地步,其结果就是旧秩序正在被遗弃,而新秩序尚未稳固。这使得人们的心灵感到困惑和焦虑,同时也加剧了道德滑坡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份关于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电子版的小册子,被视作一种新的精神食粮,它提醒着人们回到内省和自我提升上来,以期找回丢失已久的情感真实性和精神追求。
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学习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他古代智者的教诲,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内心深处的人生意义,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个体间以及整体社会层面的伦理危机。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提升,从而达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相结合。
记者问他选择研究宗教学专业背后的原因,以及他的认知过程中的难忘更新,他回答说,他最初选择这个专业更多的是出于好奇,更是一种朦胧的情怀。当他开始深入研究宗教学后,他发现自己对信仰有了更加清晰且坚定的理解,并且明白这种信仰对于中国社会具有巨大的价值。他特别提到了麦奎利写作《教神学原理》的书籍,这本书给予他极大的启示,使他的认知发生重大更新。
谈到自己的“最初经验”,何光沪坦言那些经历让他感到非常困惑,也带给他很大痛苦。但这些经历最终帮助他形成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模式,让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并寻找事物背后的真相。他认为,有时候面对现实世界中的混乱与挑战,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在内心里找到力量,将这一力量转化为行动,为改善现状做出贡献。
最后,当记者询问如何克服疏离感并找到生命意义时,他表示虽然无法彻底摆脱疏离感,但可以通过寻求支持,比如借助于天地自然法则或者人类共同分享的大智慧,如老子的思想等,这样可以让生命拥有目的和方向,从而减轻痛苦,并赋予生活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