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德经的由来简介七情六欲犹如入道之门墙立守道德之基

道德经的由来简介七情六欲犹如入道之门墙立守道德之基

"七情六欲":道德修养的障碍与挑战

在探索人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时,我们常提到“七情六欲”,这两个概念分别代表着我们的心理状态和感觉体验。其中,“七情”指的是喜悦、愤怒、悲伤、快乐、爱慕、憎恶以及渴望,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基本感情波动。而“六欲”则是指由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和身)以及意念所引起的各种冲动和需求。

《上清经》告诫我们,为了维持内外平衡,必须努力克服这些内心冲突:“六欲务尽,七情宜除。”而《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则更具体地分析了每一种“七情”的潜在危害,如过度的喜悦可能导致疲劳;愤怒可能损害肝脏;悲伤则可能影响呼吸系统;渴望可以耗损脾胃功能;爱慕可能削弱精神力;恐惧可导致胆囊问题,而憎恶则会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情感网,让人们难以自拔。

同样,《太清元道真经》强调了“六贼”的威胁,它们包括视觉上的迷惑(目妄视)、听觉上的分散(耳妄听)、嗅觉上的诱惑(鼻妄香臭)、味觉上的沉迷(口妄言味),以及身体上的无节制活动(身妄作役)和思维上的纷扰(意妄思虑)。这些贼盗般的力量,不断侵蚀着人的精神与肉体,使得人们难以达到真正的人生本质。

因此,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七情六欲”被视为修行入道之大敌。为了实现自我提升,我们必须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防止这些心理状态和感觉需求控制我们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也许也能走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感悟1000字 历史变迁中的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是一个文化传统丰富、民族精神浓厚的国家。自古以来,孔子的思想就像一股强大的生活之流,深入人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近代...
道德经楷书全文 修行与智慧如何...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 mounts up 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一种方法来平衡自己的身心状态。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运动...
一句禅语悟道人生 修仙界霸主的十...
谁是修仙界最强? 在遥远的古老世界中,修真者们追求的是不朽和超脱。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艰苦的历练,试图达到人间最高境界——成神。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每个...
道家经典著作 中国道教鼻祖黄...
谁是中国道教的鼻祖? 在探索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深邃之中,道教这一神秘而又强大的文化体系不可或缺。它不仅影响了千年的思想和生活,更是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多...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