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宗玄先生道家的为人处世之道难道不也在吴筠身上体现吗

宗玄先生道家的为人处世之道难道不也在吴筠身上体现吗

在唐代,中国道教发展至鼎盛时期,外丹学说已达巅峰,但其副作用逐渐显现。太宗以后,一系列服丹致死的事件频发。面对这一现实,司马承祯和吴筠等人积极倡导内丹学说,以批驳外丹之弊,并开创了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的先河。

吴筠,字贞节,是华州华阴(今陕西)人,从小通经史尤擅文辞。他未能通过进士试验,但性情高洁,不随流俗。年轻时便有志于道教,与同修隐居南阳的倚帝山后入嵩山学习,从体玄先生潘师正处习得上清经法。

唐玄宗开元年间,吴筠离开嵩山游历金陵、茅山、天台,最终隐居于茅山。在此期间,他与李白等诗人往来,以诗歌相酬和。这段时间他的生活较为平静。

当朝廷政纪日乱时,吴筠预测将发生大乱,对玄宗多次上奏建议返归嵩山,最终被准许在京城另建道院让他住持传道。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他再次向玄宗请愿允许回茅山,此后中原大乱,而江淮间盗贼四起,他东游会稽,在天台剡中逍遥自得。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邑冀元等商议谥号为“宗玄先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及其他几卷,如《心目论》、《复淳化论》等,现在仍有《宗元先生文集》三卷流传下来。

二、内丹仙道思想 开创未来流派

吴筠对道教理论进行了阐发,并以自己的独特实践经验形成了内丹思想,这也是神仙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守静去躁”的要旨,即依靠精气神,只要宁静不欲,便可通向仙界。他还强调恬淡无为,不悲不乐,使元气畅和;并认为持久以恒才能制止躁欲达到超然物外境界,可达长生久视。此外,他认为神仙是可以学习到的,并指出成仙的人们各有所不同,有的是自然而然,有的是经过努力,有的是勤奋但最终未果,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家哲学与医学...
一、引言 在中国古代,医药界和哲学界并非完全分开,而是相辅相成。道教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内丹术、呼吸功等修炼方法,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修为,更有助于提高...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全文及译文 道家智慧的缔造...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老子的道家智慧:无为而治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政...
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 道德领袖数据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蒲察道渊的人,他以其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卓越的智慧成就,成为了一代伟人。根据最新研究,蒲察道渊出生于1152年,在1204年去世,他...
《道德经》第一章翻译 老子的智慧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道教这一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经》作为他主要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