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诸子百家共赏道教天然道观之美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举行中秋晚会,将家中的珍宝摆放在门前。由于老福州寺庙众多,这样的活动便以模仿古塔的形式传承至今。清代时期,“摆塔”的盛行程度更是达到巅峰。
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习俗:“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这不仅是一种显摆,更是一种尊敬祖先和庆祝节日的情感表达。
裴仙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宋代就开始了这个传统。在明清时代,它们的“摆塔”活动更加频繁。改革开放后,该宫坚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将这个习俗延续到了今天。
每到中秋佳节,裴仙宫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都会组织一场传统的民俗活动。在空旷的地方搭建几张桌子,每张桌子的高度逐渐降低,以展示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模型等。这些物品被精心布置在木架上,以突出其艺术价值。
除了这些玩具,还有一些特殊的品物,如薄铁皮或薄木板制成的小型古代建筑,是最受欢迎的一类物品。这些建筑通常由二三段接成,最有特色的是那些高层建筑,它们往往位于墙边,与其他物品形成对比。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禾秧盆景——用小盆装沙水稻谷,让其发芽,再放置于桌上。不但生机勃勃,而且寓意五谷丰登,对农耕社会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摆塔”从最初简单的象征发展成为复杂多变的一种艺术表现。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个习俗也得到了新的解读,比如向医护人员致敬,为他们戴上了“天使”的面纱,使得这个古老习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