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在这个物品充斥的世界里我想修道怎么入门无为还是无不为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生活去完成修行的愿望

在这个物品充斥的世界里我想修道怎么入门无为还是无不为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生活去完成修行的愿望

与人论及道教思想的时候,大多是以“无为”“清静”作为修行的主旨。再深入追问,则回答曰,“无为”意指万事万物都顺其自然发展,不要强行去作为,由此就不会受到的染着,这也正是道教强调“清静”的意义。

但在许多现代思维的影响下,人们难免会对古人的言辞产生一些误读。如经常有人问到,道教既然讲无为,提倡清静修身,这样的人生观是不是过于消极了呢?在不努力奋斗就会被淘汰的竞争社会中,追求无为的思想,难道不是与现实背离了吗?

其实,细读道祖五千真言你会发现,凡是提到“无为”处,皆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道德经》的第2章提到“圣人处无为之事”,第3章“为无為则無不治”,37章“無為而無不為”,48章“無為而無不為”,57章“我無為而民自化”,以及63章の “ 为 无 为”。 道祖 在告诫人们应该以 “ 无 为 ” 为 主 旨 的 同 时 ,相伴随 的 还 有 “ 为 ” “ 教 ” “ 化 ” 等 关键 字眼 。 即 曰,无 为 只不过 是 一种 方式 和 手段,其 最终 的 目标 是 要 实现 教化,使 民众 能够 通过 信仰 清静 无 为 的 道教 主张 而 在 现实 生活 中臻达 和谐、有序、安乐 的 社会 图景。

因此便可以知道,道教中的思想主旨虽然是以个人修身为基础和基调,最终则要通过信奉者的自我而达到提升全民道德水准的社会目标。此处之“无为”,可视为人间的大 “ 有 为”。

颇微妙的是,有与未有的相互生成与转化恰恰构成了道教以阴阳思想作立教根本典型特征。

相比有与未有的玄学性质,对大众来说更具备现实意义的是,是关于出世和入世这两种看似相悖的人生价值选择。正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问题,或许应当将隐世逍遥神仙境界,与向苍天争命斗士境界并置,并探讨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以及哪一种才符合真正理想境界?

知名学者李养正先生曾作《漫谈》一文,其中谈及理想境地和追求时提出:“所主张和追求的是理想境界,是两重性的。”这一双重性体现在从来不是单纯隐或显,而是一种具有隐中显、显不舍隐特殊性。在世俗层面上讲,是希望能够建立起公平有序世界;然而,在内心深处,则需超越尘世欲望,以至于能实现真正合乎天地自然之法,即所谓合于真性。

若能使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那么便不需要任何教育或度人的宗旨存在。但由于人类受声色犬马驱使,因贪痴放纵形神又因无法超越躯体限制生死关,所以才需要度人的宗旨——收回外化的心神,将显归于隐。

入世乃对欲求追逐;出世乃对真性的回归。当欲求变成放纵受伤害时,便该返回内心真我。这过程即称之修行。在这一层面看来,一切皆需从入出之间理解,此生的大义是什么。而这是个漫长过程,不少人终生未能明白出离意义;也有迷恋出离者是否仍未参透玄题痴人呢?

如此答案应留给每个自我思考,然后用尽一生的故事去得到独属于自己那份答案。修行如饮水冷暖自在本心已然足矣。(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经典格言 开悟在己我是如...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时刻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前行和停留。开悟,在我个人经历中,是一种突然之间就明白了人生的真谛的感觉,就像是心灵上的一个转弯点。 记得那是...
道德经爱情经典名句 清静自然顺应天...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繁忙和压力所包围。人们似乎忘记了如何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家生活哲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提倡...
道家经典书籍有哪些 探索传统智慧儒...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孔子的教诲以仁、义、礼、知、信为核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他提出的“三纲五常”思想,对后...
道德经原文全文下载 无欲无求的女人...
无欲无求的女人,仿佛是鬼谷养生的化身,她静谧而神秘,就如同《鬼谷子》中提倡的精神与物质并用的养生理论。《鬼谷子》这本书,是中国最早的养生著作之一,它不仅包...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