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与宗玄先生和吴筠并肩连鸿钧老祖平级的都有谁
在唐代,中国道教发展至鼎盛时期,外丹学说已达巅峰,但其副作用逐渐显现。自太宗朝起,一系列服丹致死的案例频发。面对这一局面,司马承祯和吴筠等人提倡内丹学说,以批驳外丹之弊,并开创了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的先河。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人,从小聪明好学,对经史尤为精通,他的文学才能也非常出众。但他性格高洁,不随波逐流。在十五岁时,便有志于修道,与同道之士隐居南阳的倚帝山。后来,他进入嵩山深造,从体玄先生潘师正处学习上清经法,经过刻苦钻研,最终掌握了奥秘与法术。
唐玄宗开元年间,吴筠离开嵩山,在金陵访道,并最终隐居茅山。他不仅修习仙 道,还东游天台山,与诗人李白、孔巢父交往甚密,他们以诗歌相酬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寻找宁静与文化上的安慰。
当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去世,其门下弟子商议并定谥号为“宗玄先生”。他的著作主要包括《玄纲论》、《神仙可学论》以及其他多篇论文,如《心目论》、《复淳化论》等,这些作品传递着他对内丹思想及修行方法的见解。
吴筠在理论阐述中强调“守静去躁”,认为通过控制情欲,可以达到元气畅和,从而实现长生久视。这一观点基于他对于宇宙自然规律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心理机制洞察力超群。他还主张“恬淡无为”、“不悲不乐”,以此来保持心态平和,使得元气得以滋养,最终达到成仙境界。此外,他坚信神仙之道是可以被学习到的,而非偶然发生的事象,因此推崇通过不断努力和勤奋实践来实现个人修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