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福州摆塔文化的神秘之境天然道观里的得道高手
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索中秋庆典中的古老传统
在福州,中秋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意义的时刻。这里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叫做“摆塔”,据说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率军平定了倭患,并凯旋归来,百姓为了庆祝他的胜利,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这一习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演变,其特点是以仿制古塔为主体,并且伴随着各种精美的小玩具和模型。
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显摆,更是一种尊敬祖先、庆祝节日的方式。在福州裴仙宫,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继续发展。该庙宇建于宋代治平年间,在明清时代就开始举办摆塔活动。在改革开放后,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带领团队致力于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使其延续至今。
每当中秋佳节临近,裴仙宫就会举行一次大型的摆塔民俗活动。首先,他们会搭建几张桌子,每张桌子的高度从小到大,不同层次相互衬托。然后,用毯子或被单铺好,便可以开始摆放物品。
这些物品包括泥娃娃、瓷塑人物、模型小件等,以及各式各样的木质武器。此外,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在碟子里养出稻谷,让它自然发芽,再过几天就能看到秧苗长出来,这既是生动的情景,又寓意五谷丰登。
过去,“高台”象征的是多福多旺,现在则除了纪念戚家军之外,还意味着步步高升。而在这特殊的时候,即疫情发生之际,裴仙宫还专门向医护人员致敬,将他们作为一种新的主题加入到传统习俗中去。这正表明了旧有的文化应该适应新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其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