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历代道家代表人物中是否有如宗玄先生般的智慧和深邃

历代道家代表人物中是否有如宗玄先生般的智慧和深邃

在唐代,中国道教发展至鼎盛时期,外丹学说虽已达顶峰,但其副作用日渐显露。自太宗之后,服丹致死者不绝于耳。面对这种情况,吴筠与司马承祯一同倡导内丹学说,以批驳外丹之弊,并开启了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的先河。

吴筠,字贞节,一人华州华阴(今陕西),自少通经史尤精文辞,有高洁之性,不随世俗流动。年仅十五岁,便有志于道教,与同道之士隐居南阳的倚帝山。在嵩山学习法术,从体玄先生潘师正传受上清经法后,他竭尽全力钻研,最终掌握了奥秘和法术。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吴筠离开嵩山,在金陵访道后隐居茅山,再东游天台山,与名士常饮诗酒。他著作颇丰,其中《玄纲论》、《神仙可学论》等作品深受推崇。玄宗闻名后,即令他待诏翰林。在朝会中,他与文武官员并列,就座,其言论往往直言不讳,对国家忠心耿耿,因而玄宗器重他。

然而,当李林甫、杨国忠辅政时期的朝廷政治日益腐败时,吴筠预见天下将大乱,上奏请求返归嵩山,但未被准许。他最终得以在京城建立道院,被任为住持。在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他再次向玄宗上奏请求回茅山,此次得到同意。不久后,大乱发生,玄宗逃蜀,而江淮间盗贼四起,因此吴筠又东游会稽,与李白、孔巢父等诗人交往,以诗歌相酬和。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友邰冀元等商议谥号为“宗玄先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心目论》、《复淳化论》、《形神可固论》等,以及《坐忘论》、《明真辨伪論》、《辅正除邪論》等多卷。今有《宗元先生文集三卷传世》,记载着他对道教理论阐发及独特实践经验,这就是他的内丹思想,也是神仙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守静去躁”是他的核心观点之一。他认为人们依靠精、气、神,要遵循“守静去躁”的原则。这意味着宁静无为,只要情欲能得到控制,那么就能保持元气畅通,这是通往仙界不可或缺的一步。此外,“恬淡无为”,“不悲不乐”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持久以恒地实践这些原则,则能够使得萌芽状态中的躁欲得到制止,最终达到超然物外境界自然长生久视。

其次,“神仙可学”,这是他对于这个问题孜孜探求结果的一个结晶。他认为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试图寻找答案,却始终不得其解。因此,他指出成仙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有的因天赋自然成仙;有的通过努力修行成仙;还有些人尝试但未成功。这三种情况各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所有人的道路都是相同的。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5000字原文全文正版 道教神秘人物自...
道教神秘人物:自在飞翔与静坐修炼的反差生活 《道教神秘人物》是对一系列历史上或现代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著名道士的描述,他们通过自身的修炼和实践,达到了超凡脱...
道德经原文及全文 黄庭内景玉经注...
治生章第二十三:刘长生神仙解道,揭示养生的秘密之方。修行洞玄与玉篇,领悟灵宝的奥义,崇尚真理至达。兼具形中八景之神通,无为而成自在,以铅汞化形、八表应物、...
老子道德经 道家经典缘分句...
在我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生活太快了,每天都在忙碌和压力中度过。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间翻开了一本《老子》这部道家经典。这本书中的句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触动...
道德经感悟100字 道教的经典名句...
一、道教的经典名句:悟性之光照耀人生 在浩瀚的宇宙中,道教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类提供了深刻而又宽广的精神世界。道教的一些经典名句,如“...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