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道教文化探秘揭秘摆塔背后的道德智慧
福州的中秋摆塔文化,源远流长。据说,这一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摆出家中的贵重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这一活动在清代也十分流行。在《闽杂记补遗》中,施鸿保记录了当时人们用泥塑和宝塔模型进行的精美摆设,这些模型有的高达七八尺,有的甚至有十三层,每层都点燃灯笼,使得整个场面闪耀如同天上的星辰。
福州裴仙宫是这项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地标,该宫建于宋代治平年间,而在明清盛兴之际,便开始举办中秋摆塔活动。改革开放后,裴仙宫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带领大家,将这项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每逢中秋佳节,裴仙宫都会举办一系列传统摆塔民俗活动。首先,他们会搭起几张桌子,一般从一张至三四张不等,其中头桌紧靠墙壁,其余桌子依次排列。而后,再铺上毯子或被单,为展示更为壮观。
参与者们将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模型小椅子、小桌子等巧妙地排列开来,并且还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即用细沙灌水并铺上稻谷,让其自然发芽,在节日前夕能长出翠绿的小秧苗,不仅生机盎然,也寓意五谷丰登。
过去,“摆塔”象征多福多旺,但现在除了纪念戚家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外,还寄寓着步步高升的愿望。此外,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福州裴仙宫还特别向医护人员致敬,以表彰他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上的辛勤工作。这份旧俗新过,是一种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