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大真人指弘明清凉了凡和慈航
闾丘方远:道教南岳天台派的代表性人物
闾丘方远,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其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年仅十六岁时,他就开始学习经史,并且对《易》学有深入研究。在庐山陈元晤的指导下,他精通了《易》学。此外,他还曾向香林左元泽学习大丹术,而刘处静在仙都山真岩事上,对他进行了修真出世之术的传授。
三十四岁时,方远受到了玉霄宫叶藏质的法箓,这是他正式成为道教高级师傅的一个标志。据说,他得到了真文秘诀,从而使他的修炼和知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一期间,方远不仅专注于气功修炼,还广泛阅读子史群书。他自称葛稚川、陶贞白吾为自己的师友。
作为对道教经典《太平经》的贡献,闾丘方远编纂了一部简明读本,即《太平经钞》,将原版浩繁的三百卷精选节录成简便版本。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展现了他对于道家哲学和文化传承的热忱。
唐景福二年(893年),彭城王钱霮为了笼络高门士族和道士,将其请到余杭大涤洞居住,并为其筑造房舍。钱霮赞扬过“实紫府之表仪”,认为他是清都派的一位辅弼。当时李晔即位后,便颁布褒奖令,并赐予妙有大师玄同先生这个尊号,使得闾丘方远在江湖上传闻中更加显赫。
沈汾在《续仙传》中记载,有多位弟子追随闾丘方远,其中包括会稽夏隐言、谯国戴隐虞、荥阳郑隐瑶等,他们都是能够理解并掌握到导引思维与提升内心境界奥秘的人物。而广平程紫霄、新安聂师行教于吴国以及其他几位弟子,都因为接受过思念神灵与炼化自身精神方面的心理指导而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