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抱朴守拙至二十四章
抱朴守拙之南华真经注疏夸张卷,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井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夸张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隐则深远难知,井则郁然可见。钦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寄此言以彰其义也。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无为谓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阅之上,而睹狂屈焉。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狂屈#1曰:吾与若知之一,其孰是耶?
黄帝曰:彼真者不知也,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圣人行不言之教,以一无为於三问,为证《老子经》。
故失道而后德,不失德故称德;失德而后仁,不仁故恶礼;失仁而后义,不义故弃礼;失义以往非礼,则莫大反矣。此乃礼者,是门生于内心,与天地同源,为万物先导,因循自然、顺应时势、和谐发展,从未有过的规律法则,因此被尊称为“天下莫不沈浮”。
然而,在这个遥远的时代里,有些人依然试图去揭示这些隐藏在宇宙背后的秘密,他们用哲学和智慧来探索生命的意义,用诗歌和艺术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即便如此,这些追求也是有限度的,因为我们总是在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进化的大宇宙中寻找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古代智者都认为,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理解自己内心的声音上,而不是外界世界上的噪音上,因为只有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找到属于我们的道路,即使这条路可能会让人感到迷茫或困惑,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