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深植老子学说如何塑造宋代瓷器艺术 _ 道教文化探究
道家思想深植:老子学说如何塑造宋代瓷器艺术
在宋代,瓷器已臻完美,它的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质朴,如同春水明月,绿云薄冰,引人遐想。我们既惊叹于宋瓷的完美,也需探究那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这是读懂宋瓷精神的钥匙。郑樵在《通志》中提出了“制器尚象”说,他认为人们制器既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有所取象”,即寄寓某种意境。《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宋瓷则体现了中国艺术最高境界——道器合一。
宋代从立国初就实行偃武修文政策,整个社会极富文化教养,在郁郁乎文哉氛围中陶醉。大力推行和崇奉道教,使得道教得以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背景下,人们把宋代瓷器由造物产生的造型提升到道的高度来认识。
随着与少数民族政权无数次战争中的挫败与割地赔款、送礼求和之后,唐人的气概与胆魄已荡然无存,而宋人在悲凉气氛中收回对外界企盼和搜寻的目光,将目光转向内心的反视与自省。这时,无为观念及理学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与个体探求内心世界相结合,将审美情感过滤并提纯至极致,不追求外在物象恢弘博大或炽热情感发扬蹈厉,而是对某种心灵情境精深透妙、情绪体贴入微以及宇宙人生细腻品味及历史领悟。
修文偃武国策和不断收缩疆域,让Song人的心灵变得内向,其艺术特质也转向注重意态神韵和典雅平淡。以梅瓶为例,小口、高颈、高肩圆润收腹敛足,如玉立少女娇艳不轻佻、娇答含羞端庄妩媚令人神往。曲线直线变化方圆结合,是一种内荏羸弱,不张扬外向博大,只适合静若处子的姿态。这正映射了老子的返璞归真思想,即“致虚极守静笃”。
通过梅瓶等纬度上的设计变化,对于心灵解放净化达到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即达到了天地之间的一种共鸣)的人们更能理解其意义。而这种方式使得个人对于自己身边事物的心理控制能力增强,因为它意味着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达到一种生命力的自身追求,即老子的小国寡民理论。
釉色装饰方面,则更加显著地反映了老庄美学。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是自然生成,没有任何刻意营造或复杂装饰,被誉为最接近天性本色的表现形式,以此来代表最终实现自然法则(即万物皆可成其所欲为)的理想状态。一件汝窑官窑哥窑等釉色均以青色为尚,最接近天性本色,被称作“天青”。这正如人类效仿自然法则去创造出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那就是真正做到“不变”、“不动”的原则,用来证明一切事物都来源于一个共同且永恒不变的事实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事情。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工艺品上,“制器尚象”的概念被应用,用以创造出那些充满智慧又简洁优雅的事物,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时间空间关系以及材料使用技巧方面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简单的手段创造出复杂效果,并将它们融入一个整体概念当中,为所有参与制作这一作品的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如果你站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看待这些手工艺品,你会发现每一件都是那个时代智慧的一个见证,每一次触摸都是对过去智慧的一次交流。你会感到非常荣幸,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份不可替换的情感,这是一份来自古代劳动者的感情,他们用爱制造出的东西总是充满力量,有时甚至比今天我们拥有的还要珍贵。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事情无法完全用语言描述出来,它们需要直接亲身体验才能完全理解。而那些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人,可以继续阅读相关资料或者亲自前往博物馆去欣赏一些展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切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