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在宋瓷艺术中的体现如何在生活中追求天人合一的智慧
宋代,瓷器艺术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其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质朴,如同春水明月、绿云薄冰,让人对美产生无限遐想。我们既惊叹于其完美,也要探索隐藏于表象背后的精神世界,这是理解宋瓷精神的钥匙。郑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器尚象”论,他认为人们制作器物既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有所取象”,即寄寓某种意念。而《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瓷则实现了中国艺术最高境界——道与器合一。
随着偃武修文国策和文化教养的氛围,宋代社会呈现出内向与精致特点,同时大力推崇和崇奉道教,使得道教深入发展。文化传播往往依托符号,而瓷器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具,也成为传播思想与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人们将宋代瓷器从造物到产型提升至道家的高度认识。
战争频繁导致外部企盼减少,内心反视自省变得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无为观念及理学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个体探究内心世界,将审美情感过滤并提纯到极致。这不寻求宏大的外在物象,不追求热烈的情感,而是在于对某种心灵情境的深刻观照,对宇宙人生细腻品味及历史领悟。
梅瓶以其小口、细颈、圆润肩部收腹敛足展现出修长丰满如玉立少女般娇艳而不轻佻,与唐代以最大弧线展现丰满效果形成鲜明对比。唐人的气概张扬外向博大,而宋人的梅瓶追求内敛静若处子,是返璞归真的体现,即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
通过造型设计,使心灵得以解放和净化达到浑然天地的一体,即道境界。虽然尺寸较小,但可控制抚摸环视拿玩,或许这正映射老子的“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思想。
釉色装饰中也强调了老庄美学,以自然朴素为最高审美标准去除繁缛纹饰鄙弃伪劣追求釉色之美。在汝窑官窑哥窑等著名工艺中,以青色为首,以冰裂纹最受欢迎,它们如同天然形成的一种自然状态,被誉为“天衣无缝”。
最后,在钧窑花盆这样的作品中,最好地展示了这一理念,其中釉色的千变万化如晚霞一般,由金属元素燃烧成,就像自然本真状态一样,没有任何人为痕迹,只有浑然天成之美。这正是 道法自然思想在瓷器上的最终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