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西方宗教学与中国当代学术发展在自然景观中寻求所求皆所愿的智慧
在我们跨越世纪和千年时刻,中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便是宗教学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现象,对其认知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宗教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前提下,这种对宗教本质、情感、行为、组织及文化构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剖析,是一种内在性研究,或是相关学科所需的一种边缘性研究,体现出这些学科具有多元知识背景和必要逻辑关联。
西方宗教学作为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中的新兴学科,在19世纪下半叶欧洲产生并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势头,从根本上影响了世界一百多年的宗教研究。在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西方宗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围、特定范畴、基本方法和学术流派。从狭义到广义,它涵盖了对宗教现象描述、临境观察主观理解,以及探讨意义揭示价值评断等。
中国当代之际,我国的宗教学正全面展开,并逐步形成思想理论探讨史料史实探讨这两大不同方向,为推出了一批重要成果。中国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一为心灵层面的研究,二为社会层面的研究。前者触及精神体验象征观念情感等“心灵”内容;后者则涵盖社会存在结构功能意义等“社会”内容。
我国现代翻译事业已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宗教学著作,其中不少为经典名著,也有一些特别关注于中国读者的选题。此举奠基促进,为我国现代翻译增添活力,为资料积累体系构建提供重要信息创造良好开端。
西方宗教学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现代初创阶段的本身思路尚未完备体系尚未建立方法仍需摸索而言乃必不可少基础工作。我国自己还处于初创阶段,其思路正在形成体系尚未完备方法仍需摸索,而这种了解可为我国发展提供重要启迪宝贵经验。
因此,我认为,在当代文化及知识氛围中形成并发展的中国宗教学理应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识整体观念,其研究代表着跨文化对话也代表着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活跃国际舞台。在这种意义上,我国若能善用吸收创新,将会真正实现博大精深。这亦意味着,在当代文明知识氛围中形成并发展出的中国哲学会成为沟通东西方交流互鉴桥梁,使得西方哲学会服务于我们的当代构建与开发,以此达到一种中外合璧系统研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