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揭秘道教文化中的全真律坛神秘戒法
在1989年,北京白云观举行了全真派第一次的传戒合影,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宋士洪道长所记录。戒律是修行之要,是归真之途。天真皇人曾言:“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当一位修者进入戒坛,他们必须秉持诚意接受戒律,注重仪式的庄严与威严,以避免五祖和七真的诸多过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努力成为全真的榜样,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维护家风。
从严格的角度来看,全真派的传戒活动并不构成法事,而是一种教务活动,它体现了严肃的道纪和重建教制的重要性。这一点可以从早期正一道教到后来的全真派,都有着对传戒活动认真的态度这一点来看。例如,在敦煌文书中,有《唐景云二年道士王景仙受十戒十四持身品牒》的记录,这表明唐代已经有了受戒盟文这样的制度。
有人认为佛教对道教传戒活动有影响,但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印度早期佛教并没有记载传授戒律的情况。而中国佛教关于此类活动的大量记载则是在唐宋以后出现,这比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的门庭若市的情形要晚得多。此外,全真派对于传授戒律非常谨慎,一位方丈大律师不会轻易地将其赐予他人,只会选择那些具备十相的人才给予信任,如:好求胜法、近贤智、聪哲等等。
再次来说到方丈大律师对于谁能获得其授予权力,他会遵循以下原则:心行不纯净,不与之;不尽诚实,不与之;无坚定信念,不与之;五逆行为者,不与之;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者也不能获得。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石匣就会被隐藏在名山福地、海岛龙宫或其他安全的地方,直到劫运结束自然而出世。
总结一下,从太上天尊开始就有一套完整的心灵科仪,因此形成了一套源远流长且悠久的地界。最初时期的一些简约化的地界主要集中于控制贪欲和保持清静,如《老君想尔》中的“老君想尔”即可作为最早的一份节略版的地界,也是古老宗族内最早的一部地界经典。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上清派、新天师道及灵宝派都制定出了各自不同的三皈、五禁、一百零八恶、三千六百条禁止,以及更复杂的地界体系。当北宋时期出现了全真宗的时候,其它地方逐渐发展出了一套更加完善的地界制度,即所谓“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这段悠久历史带入新的篇章,以确保神仙境遇只限于真正愿意修炼的人手中,并且以此来保护这些秘密知识免遭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