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观里的最高境界不传秘籍只传笑话_天然道观

道观里的最高境界不传秘籍只传笑话_天然道观

道教全真派传戒之秘:不妄传,守道法_天然道观

在1989年北京白云观的一次历史性场景中,全真派第一次公布了其严谨的戒律合影,这一刻对于修行者来说是庄重而神圣的。宋士洪道长提供的照片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戒律,是修行者的誓言,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约束和自我净化。

“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这句古语提醒着我们,即使是名为“道士”的人,如果行为不到位,也无法真正地成为模范。而“非真人之规不习”,则告诫我们只有遵循真正的修行准则,我们才能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人。

当一位修行者踏入戒坛,他或她必须秉持诚意接受这些严格的规定。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和尊重仪式的地方,不容许任何分心或轻率行为。在这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都要恪守传统和规范,以免玷污整个修炼过程。

在全真派看来,传授戒律并不仅仅是一项宗教仪式,它更像是一种严肃且认真的教务活动。这种态度源于对古代智慧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继承人的期望。不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唐宋以后,每一次受戒都是对个人灵魂的一次深刻洗礼,一次致力于超脱世俗纷扰与烦恼的承诺。

《玄都律坛内庭要秘》中提到,有十个条件必须满足才能够获得受戒资格:

好求胜法,从善如流。

好近贤智,无疑行。

聪哲,赏别真伪。

谨慎,言不过行。

柔和,少无过恶。

能师胜己,无骄慢心。

敬师重教,如贫得宝。

能奉师长,不辞勤劳。

已于先师有报恩心。

殷懃请受,昼夜不懈,这就是所谓十相。

同时,对方丈大律师来说,只有那些符合以上标准的人才会被授予戒律。大律师会根据个人的品德、能力以及是否具备正确的心态来决定是否给予授法。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石匣就会被藏匿在名山福地、海岛龙宫等地方,只有在劫运流行的时候,它们自然会出现,并且出世以救度众生。

正因为如此,全真派对于传授戒律极为谨慎,而这些制度又源远流长,从太上老君降赐科仪一直到现在,它们构成了道教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地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各自制定了自己的独特禁令,但总体上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欲望、保持清静的心境。《老君想尔戒》作为最早的一部道经,其核心内容即是关于如何通过断绝欲望达到精神自由与平静。

随着时间推移,在北宋时期,全真派兴起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传法制度,其中包括了“三皈”、“五戒”、“八戒”、“十戒”等多种禁令。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只有那些真正愿意投身于神仙生活的人才能够获得必要的手段去实现他们的心愿,而不是简单地向所有渴望得到知识的人开放。因此,“六耳不谈”,即便是在同门之间也很少有人谈论这些深奥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们涉及到了个人命运乃至永恒生命的事宜。此外,由于这个原因,全真先前将其口头禅直接转交给接班人,而不是书面记录,这样可以防止外界滥用这份珍贵的情感和智慧,使其只属于那些经过筛选并证明自己值得拥有它的人。

总结起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全真的每一位成员来说,他们都明白那句话:“神仙修持”。这是他们追寻永恒生命与超脱尘世烦恼的一个信念也是行动指南。而对于新加入者而言,他们必须首先了解并遵循这一信念,然后才能逐步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情感与知识。当一个人终于准备好迎接挑战,并证明自己具有成为全真的潜质,那么他将被引导进入一个充满光明希望但同时也充满挑战性的旅程。在那里,他将遇见更多关于自身成长与提升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那个最高境界——成为无需再学习就能理解一切事物的一个存在。但直到那时候,他仍然不会知道具体该怎样做,因为就在此之前,他还需要继续探索那个未知领域。

标签:

猜你喜欢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全文 无为将无所不为...
在遥远的深山古林中,有一处被人称作大同的小隐居。这里,网路的缘分使我得以认识到名叫泽雨田的人。在这个无为而治的大道上,每一步都显现出自在与仙风道气。一切修...
王弼注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 佛祖的笑容弥勒...
在佛教中,有一位形象鲜明、性格和蔼的菩萨,那就是弥勒菩萨。他的名字“弥勒”,在梵语中意味着“愿意帮助众生成道”。他以宽广的心胸和慈悲为怀,总是带着微笑,给...
道德经的第一章 性无为又无不为...
在中国哲学的深邃海洋中,有一股清流,它名为“道”,这股清流源远流长,自古至今,影响了无数人的思想和行为。老子是这股清流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道家哲学,其中最...
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 他们在面对困难...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似乎能够超越常人的理解,悟透了天道规律。他们不仅仅是知道了宇宙运作的基本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接纳这些规律,这种理解让...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