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物品中的大道至简探究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深入研究了《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并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在1981年,《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后来在1984年,我将有关论文集结出版成书籍《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尽管“秦汉新道家”这一提法曾经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明确支持并使用这个术语的人并不多。
与此同时,黄老之学也得到了相应的研究。著作如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和丁原明的《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这些作品都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开始讲起,并包括了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家”。其他关于战国时期“黄老新学”的研究,如胡家聪的《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白奚的《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以及陈丽桂更早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我对此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我所说的“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因为 黄老派也是我提及或思考过的问题。“黃老”一词,在文献中有其根基,有据可查,《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申不害之學‘本於黃 老’,韓非也‘歸本於黃 老’,慎到、田骈、接子、環渊皆‘學黃 老 道德 之術,因發明、序其旨意。”还有盖公、“善治黃 老 言”,陈平、“本好黃帝、 老 子 之術”等几十处出现了这种称呼(参见 《史记》的相关列传和世家)。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更多关于古代文化遗留资料被发现,“ 黄帝 的故事越来越丰富,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就不断出现以 黄帝 为名的小说或者思想著作,比如二十七种冠以 黄帝 始祖名的小说:其中五种是属于道家的类别。这使得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书籍基本上都是属于杂而多端的一类,是由一些主要人物创作出来,与 《大智度品》、《天地清虚志》的内容非常相似,是基于 《大智度品》、《天地清虚志》的基本思想而创作出来。当然实际上还不止这二十七种,而是很多更多,我们通过简帛材料可以看到许多被认为包含了 黄老 思想文献,它们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理解。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宗教信仰体系,不同历史阶段内产生过众多不同的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对于如何评价大道至简这一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大道至简是一种追求生活简单纯真的精神状态,它要求人们摆脱复杂繁琐的情感和思维,以达到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理念往往难以实现,因为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压力和诱惑无处不在。
其次,大道至简可能意味着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心态,一种对自然规律、本源真理深刻理解的心境。然而,当我们试图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时,我们会发现自己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要真正达到大道至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最后,大道至简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哲学或宗教信仰中的最高境界,它代表了一切存在的事物最终归于统一、大同的一种状态。在这种意义上,对于如何评价大门至简,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解释方式,使它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处理现实问题,同时又能保持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衡。
综上所述,无论是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标志还是作为现代人追求生活美好的途径,大门至简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