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蕴藏的人生智慧什么样的境界叫得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重要经典,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誉为“万经之王”。历来各家对《道德经》的注释和阐释颇具盛名,王弼注和河上公注尤为人所知。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赞叹:“老子《道德经》如同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只需放下汲桶,便能轻易得到。” 《道德经》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无穷尽,每次诵读都能有新的悟到。
笔者自从坚持每天诵读《道德经》已有两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收获颇丰。我将分享我诵读《道德经》的感受,并期待与各位高深的大师交流。
《道德经》关于人生的智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1. 如何平安生存;2. 如何超越常人的境界。我曾听一位老修行者解析:“《道德經》讲的是‘物’,‘事’就是指人事,就是在讲个人与群体。‘物’就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也就是在讲有形与无形。”我认为他的观点,与如何平安生存、超凡入圣息息相关。
至于“超凡入圣”,我只能谈论自己对如何“平安生存”的理解。既然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那么谁也无法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要想平安地生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正如《道德經》的第十七章所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是说人类最自然的关系是简单认识,没有亲疏远近,也没有主观好坏,这是最接近天命。这就像第五章中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命对万物是一视同仁,当有人故意亲近你、赞美你时,这已经背离了自然规律,因为他对你怀有一定的目的。
庄子也有类似的描述,“泉涸鱼相聚处陆,用口吐以湿,用沫以濡,不如忘江湖。”这是在说明当鱼离开水后才会互相喷水滋润身体。这虽然显得特别感动,但庄子直接指出“不如忘江湖”,因为这种关系形成是有目的的,也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而紧接着便是畏惧,然后又去表现亲昵,这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行为,如人们巴结领导,以违心方式去表现关心,因为害怕失去权力给予他们考核、升迁或奖金等利益。
最后,最差的一种情况则是侮辱,即因为讨厌或怨恨直接侮辱对方,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人们素养不足的一个明显表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人们常说“君子交淡若水”,而《 道 德 经 》 中 也 讲 “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争.” 为什么说水最接近真理呢?因为它具有两个重要特性——能够帮助万物且不会争斗。当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能像水一样做到,则算得上完美。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利益,同时不要争斗,因为争斗意味着必定会失去一些东西,而真正强大的力量却不能被任何力量挑战,所以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不但惠泽众生,而且默默无闻,不求荣耀也不贪婪,就这样才能长久立于世界之巅。
当然,要想平安地活下去,只做到这些还远远不足,更重要的是提升个人的修养。许多人喜欢引用第六十七章中的话:“慈俭克己第一法”、“先胜后退”等思想。但我认为更根本的事情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极端、奢华以及过度自信。“甚”即极端偏执过分,“奢”代表着比朴素更进一步追求,但往往因虚荣心难以满足,因此应回归自然状态只满足基本需求。“泰”则表示安逸,对于居住安全思虑密切警觉不可忽视。如果只有目光短浅沉浸享乐,将无法防备危机,从而维持稳定状态。此外,还需要反省自身并不断进步,以期成为真正践行者的角色,无论取得多少成就,都将带来终身收益。而践行 《 道 德 经 》 就 是 我们 平 安 生 存 的 法 门,它也是我们的终身使命之一。(来源: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