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蕴藏的人生智慧什么叫做道法自然如何平安生存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核心著作,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至宝,被誉为“万经之王”。自古以来,各家对《道德经》的解读和注释汗牛充栋,其中王弼、河上公的注释尤为人所知。哲学大师尼采曾赞叹:“老子的《道德经》,如同永不干涸的井泉,珍宝盈盈,轻松可及。”这部古籍深邃智慧无穷尽,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启示。
我在两年多时间里坚持诵读《道德经》,感悟颇丰。今将尝试分享自己的理解,以期得到大家的指点。
《道德经》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探讨:一是如何平安生存;二是如何超凡入圣。根据一位长者的话,“《道德经》讲的是‘物’和‘事’,就是讲个人与群体,以及有形与无形。”这种思想似乎既涉及平安生存,也关乎超凡入圣。
关于“超凡入圣”,我敢于妄谈,只能浅述自己对于“平安生存”的理解。
既然处于社会群体之中,不可能脱离群体独立存在,要想平安,便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道德经》第十七章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 之。”这里表达的是人类最自然、最接近天理的人际关系,就是简单相互了解,没有亲疏远近或好坏评价,这符合天理。在第五章中,它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万物无私,无分彼此。当有人故意亲近赞美时,这已违背了天理,因为他可能有私心图谋。
庄子也描述过鱼离开水后相互吐泡沫以滋养身体的情景,但终究不能忘却江湖。这显示出目的性强但不可持续。而畏惧导致表现出的亲近,则源于权力对考核、升迁等影响,而害怕失去,所以人们会虚伪地巴结领导,即使领导并非其喜欢的人,他们仍然如此做,是因为恐惧权力的掌控者造成的恐惧,最末端则是直接侮辱或谩骂,是素养低下的表现。
处理这些关系,我们应像水一样淡泊明志,不争取名利,如同水利万物而不争。首先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不要只顾己身利益而损害他人。这一点重要,因为争斗必有一方受损,有了争就有所失,因此应当像水一样默默涵养,让别人难以与我们争斗。而且应该提升自身修养,不执着狂热和奢华,而应追求朴实常态,满足基本需求,不沉溺享乐,要保持危机意识,对未来保持警觉才能免遭失败。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思想,将它们融入现实生活,使我们成为真正践行者,并从此获得真切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