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的龙艺在元宵节亮相展示了中国12个传统节日的精彩物品
我在中国的闽南地区,元宵佳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平和县则以舞龙、龙艺作为其特色活动,这种庆祝方式不仅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是向神灵祈求丰收和风调雨顺的一种形式。
龙艺是一种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龙头、龙段和龙尾。每一部分都经过精心制作,每块木制“艺板”长约3米,宽约0.3米,由两位壮汉肩扛,称为“扛艺”。这些木板上装饰着楼阁、舟车等模样,并点缀着花草虫鱼及彩灯,是一项复杂而精美的工艺。
选择成为“装艺”的孩子往往被视为荣幸,他们需要穿上戏曲服饰,在艺术品上站立,以展现出色彩斑斓的人物形象。而现在,要让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要支付一定费用,还需要通过特殊途径才能获得机会。
过去,当地人曾创造过最长的一尾龙艺,有七十二节,每次游行时都会伴随着锣鼓队伍,让整条街变得热闹非凡。这项活动已经有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在解放前,每个村庄都会组织一次大型的演出,而今则多数由集体举办,使得整场盛会更加华丽和壮观。
近年来,平和县在元宵节期间以及正月十四晚上的游园活动中,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这项古老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会有数十条龍藝在縣城街道遊走,与配套的小车队同步前行,一起将夜空装点成五光十色的景致,为整个城市带来了欢乐祥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