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境界探索道教音乐与养生之美
在道教修行的历程中,音乐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达到内心平和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它以各种形式融入道教日常生活,成为道士们修身养性的必备工具。在早晨清晨五更开静之前,道士们会敲钟击鼓作为信号,打扫、斋沐后上殿诵经;晚间同样如此,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太平经》中提到:“乐者治乐”,认为音乐有着教育作用,可以使人悦喜,并能调和天地。对于治乐者来说,上士为了度世而修身养性达到无为之境界;中士则是为了调和俗人,以音乐进行社交;下士则是为了谋生。因此,道乐不仅能够教化民众,还能够延年益寿。
历史上,对于修道之人要求甚严,他们需精通琴棋书画等多方面艺术。而在他们日常生活中,音乐占据了重要位置,因为它可以调节气息、和阴阳,因此被用作一种特殊的炼持方式。
早晚功课中的声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一大珍品,它让人们在庄严肃穆、清幽淡雅的声音中,与神灵交流,同时也唤起他们审美体验。青城山道教音乐拥有悠久历史,从张陵创立时期就有祈醮之科定律之音,这些都融合了南北文化,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曲目,不仅展现了南北风格及吟唱器乐不同表现形式,也具有较高鉴赏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