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金华宗旨阐幽悟在天成的故事之谜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功夫?
答曰:无从做功夫。究竟何以做?将谓静中可得,动则失。不知动之所以失,由静之无以得。夫静无得,动有失,皆未达道也。汝所云,形而上,止言其当然,未识其所以然,不知真理深奥。
又问:何是有迹探无迹?
答曰:空嗟男子学婵娟,其妙里寻芳总一偏;不识正中中又正,无端起处是真玄。
问:如何心得静?
答曰:事事物物穷之难,而时时刻刻存之易。在世间万象千变,一念之间即能见贯通。存者存其心,使心清净自在,有主张方能治世安邦。
再问观心:
答曰:观心需清晰明了,如同水晶般透彻。一念入定,即可洞察一切生死轮回的秘密。但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悟解过程都不尽相同,有人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探索自己内在的世界,而另一些人则可能通过外界的事物来触及到内在的真理。
提到“回光返照”:
答曰:“不照何以见?非筏莫渡。”这话中的“筏”指的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认识和理解。而真正的觉醒,是超越这些表面的认识,从本质上去看待问题。这需要一种超脱的心态,让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够自由流转,不被任何具体的事物所束缚。
谈及“神气”:
答曰:“神无质”,但它却与气息息相连。如果你想要修炼这种神气,你就必须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达到一个高度的纯净状态,这样才能接近那种超乎常人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地去操控或改变你的身体,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会自动地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这就是修炼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最后提到修持和体认:
答曰:“修者”,去除污染,“体认者”,认清楚本身。这两者的结合,就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你不能简单地说你已经明白了一切,就停下来了,因为理解只是开始,最终目标是实现这一理解,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层次上的存在感。这需要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不断地学习并且改进自己,将理论应用于生活中,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悟法。